道德经第五讲对待篇(2.13.12.44.20.56)

道德经第五讲对待篇(2.13.12.44.20.56)

2021-09-26    20'27''

主播: 爱心永驻🐴

292 1

介绍:
对待篇 第02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题记】 对待,指对待双方相比较而存在,皆对待而成立。老子这章讲,万物都有他的对待的物,如: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高与下、长与短,等等。正因为万物对待而千差万别,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以超越对待,德化百姓。 【正文】 天下: 皆知美之为美,斯①恶矣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② 音声相和③ 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 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 【注释】 ①斯:这样。 ②倾:高下之间的倾斜 ③和:[hè] 应和。 【直译】 天下人 都知道什么才算得上美,这就有了丑 都知道什么才算得上善,这就有了不善 有无相待而互生 难易相待而互成 长短相待而互形 高下相待而互盈 音声相待而互和 前后相待而互随 所以圣人 做的是无为的事情 行的是不言的教诲 任凭万物自由发展而不干涉 生养了万物而不占为己有 做了事情而不以此为凭恃 功成了而不自居有功 正因为不自居有功 所以他的功劳不会失去  第13章——[宠辱若惊] 【题记】 本章老子点明,宠辱这种对待感受,来自于身体。圣人善用这种对待,将己身系于天下,心怀天下安危、宠辱,涤除玄览如天地之鉴。化而欲作,则镇之以无名之樸。 【正文】 宠①辱②若惊③ 贵大患若身④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 得之若惊 失之若惊 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 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 吾有何患? 故: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⑤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⑥天下 【注释】 ①宠:宠爱。 ②辱:羞辱。 ③惊:惊喜、惊怒,受惊而失去常态。 ④贵:看得很重。 ⑤寄:寄付。 ⑥托:托付。 【直译】 受到宠爱就惊喜,受到羞辱就惊怒 把这种带来大患的宠辱看作跟身体一样的重要 什么是宠辱若惊呢? 得宠是不好的事情 得到宠爱就惊喜 失去宠爱就惊慌 这就是宠辱若惊 什么叫做“把这种外在的宠辱、得失看作跟身体一样的重要”? 我之所以有这个宠辱若惊的毛病 是因为我有这个身体 假如我没有这个身体 我还能有这个毛病吗? 所以: 只有把天下看得跟自己的身体一样珍贵,才能把天下寄付给他 只有把天下看得跟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惜,才能把天下托付给他 【总结】 这章,老子点明,宠辱的这种对待感受,来自于身体本能;其实不仅仅是宠辱,各种对待,如:高矮、胖瘦、美丑、善恶、是非、得失、喜怒、哀乐,等等,都是源自于身体的比较、观念的差异,以及身体的本能,都与我们这个身体有关。 本能是来源於身体的基本设定。这种设定为: 有利于身体,则为正面的情绪,为宠,为喜悦,为荣耀。 不利于身体,则为负面的情绪,为辱,为悲伤,为耻辱。 举例: 手伸到水里,温度合适,则愉悦;不合适,高了低了都难受,本能而不经思维判断,手就自动缩回来了。 饿了,难受,赶紧吃饭;吃到合适,愉悦;吃多了,难受,止住; 渴了,难受,赶紧喝水;喝到合适,愉悦;喝多了,难受,止住。 而假设没有这种生命设定的本能的宠辱机制,好比吃喝多了不难受,人类是无法生存的。但是,本能用过了头,就容易走向反面。所以,宠辱不惊是对的,宠辱若惊是错误的。宠辱不惊,不等于客观上没有宠辱的对待处境;而是认识到宠辱若惊是大患之後,平时多修养,遇事则不惊、不乱,平淡地对待之、处理之。这是修之于身。 不断进阶,修之于家,修之于乡,修之于邦;到了修之于天下这个阶段,就到了圣人境界。  第12章——[五色令人目盲] 【题记】 老子指出,对有形物质的贪欲使人失去对无形物质的感应。所以降低物质欲望,自然就能感应到无形的大道。 【正文】 五色①令人目盲② 五音③令人耳聋④ 五味⑤令人口爽⑥ 驰骋畋猎⑦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⑧ 是以圣人 为腹⑨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 【注释】 ①五色:青红黄白黑。 ②目盲:眼花缭乱。 ③五音:角[jué]徵[zhǐ]宫商羽。 ④耳聋:听觉不灵敏。 ⑤五味:酸苦甘辛咸。 ⑥口爽:味觉丧失。 ⑦畋猎:猎取动物。 ⑧行妨:做不好的事情。 ⑨腹:泛指生活最基本的需求。 【直译】 缤纷的颜色,让人视觉受伤 动听的音乐,让人听力受伤 丰盛的饮食,让人味觉受伤 在野外打猎,让人内心发狂 难得的东西,让人去做坏事 所以圣人 满足最低物质需求,而不去追求多余的外在的物质 所以,不求外在而求内在的满足 【引申】 《道德经》这章,可以用庄子一句话:“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来总结。 五色、五音、五味,以及驰骋畋猎、难得之货,都是感官的刺激、嗜欲。从西方医学应该可知,眼耳鼻舌身,最后落到意,这个意,还是在形质上。感官刺激强烈,就在大脑形质上形成一个强烈的兴奋点。 大脑形质并存神氣。神,感应大氣变化,捕捉其中灵机,通过氣的聚散,也反应在形质上,形成信号,也就是天机。但是因为形质上的兴奋点的存在,湮没了天机;噪声大了,天机的信号相对就弱了。所以,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深度嗜欲,天机就一点没有了。 换言之,理解了“其嗜欲浅者其天机就深”,就明白修道为啥要虚其心实其腹,要无欲无求,才能无知。明白这个过程,自然淡泊名利物欲,自然慢慢就有了天机。 所以本章到最后,老子指出,圣人降低自己的物质欲望,不去追求外在的有形的物质,从而感应大道、天机。目盲、耳聋、口爽,也隐含了失去对无形的物的感应能力的意思  第44章——[名与身孰亲] 【题记】 这一章讲,对虚名和身外之物,要止于一个合理的度,才不会导致屈辱,才不会有危险,才可能长生久视。 【正文】 名与身孰亲① 身与货孰多② 得与亡孰病③ 甚爱必大费④ 多藏必厚亡⑤ 知足不辱⑥ 知止不殆⑦ 可以长久⑧ 【注释】 ①亲:亲近。 ②多:贵重。 ③病:危害。 ④费:消耗。 ⑤亡:失去。 ⑥辱:屈辱。 ⑦殆:危险。 ⑧长久:长生久视。 【直译】 名声和身体,哪一个对你更亲近? 身体和货物,哪一个对你更贵重? 得到和失去,哪一个对你更危害? 甚爱名声货物,必然会消耗很大 收藏货物很多,必然会损失惨重 所以 知道满足,就不会有屈辱 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就能做到长生久视。 第20章——[绝学无忧] 【题记】 本章核心思想在于,众人追求外在的物质享受,而老子专注于返观氣化,向内求;抛弃外在的学问,不向外求。所以表现与众不同:闷闷、昏昏、沌沌,也自然有一种不被理解的郁闷与感慨。但他的尊贵,就在于得到了万物之母——道。 【正文】 绝学无忧① 唯②之与阿相去几何 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③兮其未央④哉! 众人熙熙⑤ 如享太牢⑥ 如春登台 我独泊⑦兮 其未兆⑧ 如婴儿之未孩 傫傫⑨兮若无所归⑩!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⑪ 我愚⑫人之心也哉                                                           沌沌⑬兮! 俗人昭昭⑭我独昏昏⑮ 俗人察察⑯我独闷闷⑰ 澹兮其若海 飂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⑱ 而我独顽似鄙⑲ 我独异于人 而贵食母⑳ 【注释】 ①忧:忧患。 ②唯:唯唯诺诺,很恭敬的回答。 ③荒:广漠无边。 ④央:尽头。 ⑤熙:高兴的样子。 ⑥太牢:盛宴。 ⑦泊:淡漠。 ⑧兆:迹象。 ⑨傫:颓丧。 ⑩归:归属。 ⑪遗:[kuì],通匮,匮乏。 ⑫愚:淳朴。 ⑬沌:混沌。 ⑭昭:光明智慧现于外。 ⑮昏:相对于昭。 ⑯察:明察秋毫,很严苛。 ⑰闷:沉闷而不做声。 ⑱以:用处。 ⑲鄙:低下。 ⑳母:道。 【直译】 抛弃外在的学问,可以没有忧虑 恭敬与怠慢,能相差到哪里? 善与恶,又能相差到哪里? 人们所畏惧的,我也不可不畏惧啊 精神广漠无际啊,没有尽头! 众人都很快乐 好像是在享受盛宴 也好像是春天登台观赏景色 唯独我淡淡的 脸上没有表情 好像是婴儿还没有长成孩子 很颓丧,好像是无家可归 众人物质上都很富余,唯独我好像匮乏 我真是愚人的心肠啊 混混沌沌的 众人都那么明白事理,我却糊里糊涂 众人都那么明察秋毫,我却无话可说 澹泊如平静的大海 飘逸似呼啸的大风 众人都有用处 而唯独我愚笨且低下。 唯独我跟俗人不一样 我的尊贵,就在于我得到了万物之母:“道”。 第56章——[知者不言] 【题记】 圣人要:不言、希言、贵言。多言就会数穷,就会逐渐失去真知。少嗜欲,多内修;少追逐外在的物质,多感应无形的大道。这样才能超越对待,通于天地万物,自然得到天下人的贵重。 【正文】 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塞其兑① 闭其门② 挫其锐③ 解其纷④ 和其光⑤ 同其尘⑥ 是谓玄同⑦ 故: 不可得而亲⑧ 不可得而疏⑨ 不可得而利⑩ 不可得而害⑪ 不可得而贵⑫ 不可得而贱⑬ 故为天下贵⑭ 【注释】 ①兑:有形的孔窍。 ②门:外在的大门。 ③锐:心性的锐利。 ④纷:内心的纠纷。 ⑤光:内在的光明。 ⑥尘:微小的尘土。 ⑦玄同:玄:玄妙;同,与一切都相同、相通。 ⑧亲:亲近。 ⑨疏:疏远。 ⑩利:利益。 ⑪害:损害。 ⑫贵:尊贵。 ⑬贱:低贱。 ⑭贵:尊贵。 【直译】  有真知就不会轻言 多言逐渐失去真知 塞住有形的孔窍 关闭对外的大门 挫除心性的锐利 解开内心的纠纷 含蓄无形的光明 混同微小的尘土 到达玄同的境界 所以天下人: 谁也得不到他的亲近 谁也得不到他的疏远 谁也得不到他的利益 谁也得不到他的损害 谁也得不到他的贵重 谁也得不到他的轻贱 所以为天下人所贵重 【本篇总结】 第五讲《对待篇》通过6章的整合,指出,万物都有他的对待的物,如: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高与下、长与短,等等。对待双方相比较而存在,皆对待而成立。而这种对待感受,来自于身体、观念等等。 正因为有了这种对待感受,对有形物质的贪欲,使人失去对无形物质的感应。所以要:塞其兑、闭其门,降低物质欲望,知止不殆;挫其锐、解其纷,自然就能感应到无形的大道,自然就有真知。 得到真知之後,圣人要:不言、希言、贵言;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以超越对待,德化百姓,自然得到天下人的贵重。 而圣人也善用这种对待,将己身系于天下,心怀天下安危、宠辱,涤除玄览如天地、万物之鉴;化而欲作,则镇之以无名之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