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山-空中杏坛第26讲 何俊 平庸时代的豪迈:阳明的心外无物

珞珈山-空中杏坛第26讲 何俊 平庸时代的豪迈:阳明的心外无物

2016-05-13    73'58''

主播: 武汉大学-珞珈山

844 12

介绍:
主题:《平庸时代的豪迈:阳明的心外无物》 主讲: 何俊教授 时间:5月13日 地点:珞珈山-空中杏坛微信群 主持:詹良水 薛建立 主讲人简介: 何俊教授,1963年生。现任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副校长,兼任国学院院长,兼任浙江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 何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哲学与思想史,主要著有《西学与晚明思想裂变》、《南宋儒学建构》、《事与心:浙学的精神维度》等。 讲座资料: 何教授首先谈了此次讲演取题“心外无物”的起因: 生活中的观察与感受,空地经过人的建设,高楼林立,而人们却忘了其曾是一片田野。 何教授主要从三个方面予以解读: 一、时代的震惊:明代中前期总体上是缺乏创造力的,原因是士人自觉对朱子论说的认同。(何教授的怀疑,南宋后期已经有重要学者试图从四书返回五经,其探索、创造并没有停止;明代初年浙西收到文化打击及靖难之役政治变动造成的文化保守)这是一个平庸的时代,缺乏某种理想的、豪迈的东西,人的主体性被消磨在物化的世界(包括知识)。阳明“心外无物”思想即是在此背景中提出的。阳明首先针对的便是朱子学,又因其出入佛老,故时人常认为其思想“立异好奇”。 二、1.心无关系问题。与西方自笛卡尔开出的理性主义的心物关系(知识论领域)传统不同(理论理性),阳明更多的偏重于实践理性。又阳明谈知行合一,更多的是消知入行,其要解释的并不是一个知识的问题,而是人生境遇处理(如情感)的问题。2.人的主体性问题。在存在主义看来,“存在先于本质”,事物对人的开显以人的静观为前提。南镇观花例与此似,但阳明更强调事物背后的那个天理,这是一种有指向的主体性建构。这亦和佛老“无所指向”有所区别。 三、阳明后学易流入佛老。原因是阳明后学多缺少仕途磨练,或有感于时运不济,便偏重在心性方面。阳明实践主义的导向对后世理性主义难以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