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微散文】三级贫困证明
文/李瑞霞
九月,开学季,儿子离家走进大学校门。母亲牵肠挂肚,每日里念叨着外孙的饮食冷暖。
儿子走了半月有余,母亲突然打来电话,让我提醒儿子争取学校的贫困生补助,我笑着说咱不是低保户,享受不了这项优惠政策,电话那头的母亲黯然叹了口气。没办上低保是母亲的一块心病,她多次慨叹世事不公。我和弟弟都笑她心强,日子虽不宽裕,但又不缺吃穿,不必争。母亲一听就急了,说村里有比咱条件好的都吃上了低保,你们就是死脑筋,不肯找关系求人,你爸这老病秧子非把你俩拖垮不可。
周末,母亲兴冲冲来找我,手里拿着一份贫困学生证明信,信上赫然盖着三个大红章,村委会、乡政府和县民政局三级贫困证明齐了!我一下愕然,难以想象,大字不识一个的母亲,是如何低声下气地求人,如何茫然地在乡政府大院和民政局里穿梭、询问……
拨通儿子的电话,儿子不以为然,说:“妈,这事儿您别管了。”母亲抢过电话,一通苦口婆心地规劝,儿子总算答应了。
晚上,收到儿子的微信留言:妈,不用给我寄证明信了,班里几个同学条件都不好,我是班长,不跟大家争了,学校食堂缺人手,我去打打零工,零花钱应该不成问题。我轻轻松了口气,很欣慰儿子的自立和善解人意。
我把证明信锁进抽屉,打电话告诉母亲,信已寄走,不必牵挂。
(校对:刘小四51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