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听 || 我是个年轻人,我有点丧

青青听 || 我是个年轻人,我有点丧

2020-12-17    10'00''

主播: 支读

297 3

介绍:
《我是个年轻人,我有点丧》 作者:木凡 诵读:支 我喜欢海洋,但并非仰慕它的宽广与浪漫,而是它的深邃。 那深不见底般的黑暗,总能让人勾画出不可思议的华彰,可这不是意味着美好。 黑暗总能让人沉迷其中,无法看清自己。 01,“你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个问题,想必你我都不知听过多少遍了吧。但如果有一天,你需要在一分钟之内回答,那还会认为它不值一提吗? 世人都说,给人留有充裕的时间思考,得到的也可能只是一个谎言,可若是只有那么几十秒,往往能听见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 果不其然,当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这个问题时,我的“原型”彻底暴露了。 “我......自卑,懦弱,有时感到魔幻,对蓝色一往情深......” 短短六十秒,却说出了我曾经十几年沉溺在内心不敢表露的话语。 那一刻,意识的衣裳被人无情撕扯下来,潜意识,如同赤裸的身体,外露在所有人面前,没有任何装饰。 那是我内心真实的言语吗? 不敢相信,平时对生活充满着的向往,不过是有意的幻想,没被阳光普照的角落,被人窥探得一干二净。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为了迎合我才说的这些话,还是这就是你真实的想法。但从总体而言,这几个词没有一个是充满正能量的,全都是倾向于消极的词语。” 对于老师的点评,我没有发表任何感慨,所有的反驳在那一刹那似乎被扼杀在了心底。 02,我承认,那是真的。 没有被误解时的歇斯底里,反而是一吐为快的自在与舒缓。 但想着全班同学将会用什么眼光看待我时,内心也曾有过彷徨与担忧。毕竟,顺着我这自卑懦弱的心态来讲,在意别人的评价,是我不可避免的事实。 可是,这一次,我没有用华丽的词语与优点掩盖自己脆弱的内心,而是袒露心声,任凭风雨的洗礼。 这对自己而言,不乏又是一种挑战。 后来,老师找到我,问我最近是不是抑郁了。 我既没有否认也没有肯定,模棱两可使老师无法与我继续交谈。留下一句“人最好不要告诉自己太多负面的情绪,即使有也要用正面情绪加以抵制,否则会陷入低沉的漩涡中!” 说完,她便默默离开,任凭我心中千万个想法翻腾覆海。 生活也许就是这样,从不会给你挽回的余地,当你想要弥补这场过错时,时间已经不再顾及你。 03,那天没有说完的话,没有透露出的疑问,留到了现在。 负能量,为什么不能被允许留在这个世界上? 如果人们都被所谓的积极裹挟,那这并不意味着是一件好事。 在这世间,最给人自在的,不是无时无刻都勉励自己要做一个世俗眼里充满正能量的人,而是做一个真实的自己。 正如电影《无问西东》的那句台词:“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之中,得到的只是踏实,并非真实。” 你每天去忙碌,去追求所谓的向上事物,却忽视了自己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那已然不是真正的你,只是这个世界的附庸品。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自卑懦弱的人,从不会在别人与自己面前承认自己真实的状态,一旦有过失落,遭遇过失败,那他将不得不承担这巨大的落差。 真相只能被谎言掩盖,但从不会因此消失。 当然,我并非告诉自己做一个被负面情绪包裹的人,只是想说,坦诚相告,没有任何罪过。 我不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这确实得让自己知道实情。如果一味用积极的谎言去充实生活,那就如同没有地基的高楼,外表再美艳也终将崩塌。 没有天生完美的人,留下的,也不会一直是美好的事物,总有一天会对此感到厌烦。 那时,所有的一切都只不过是一场幻灭。 勉励自己并不总能获得喜悦与阳光,有时更多的,还有那梦境中的泡沫。 04,之前在《十三邀》的一期节目中看见李诞与主持人的对话,那一段让自己感慨至极。 节目中,李诞自称有自毁倾向,认为人生不过就是一场虚无,但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他对生活真的如同他口中所说的那样吗? 或许没有,至少在我看来。 虽然确实不能随意评价一个人的生活是否安好,但我们也有多种理由去肯定:所谓的感受悲凉,其实与人生的精彩并不相干。 有人笑脸相迎,深夜却独自叹息; 有人自嘲凄凉,生活却活得洒脱。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拥有自己最为本质的活法,这一刻,并不是大众所能评判的。 你的自我损毁,负面评判,也不算是做了一件错事。鞋子,看的是能不能合脚,而不是给人光鲜亮丽。 05,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写道:“只是想逃避困难的人,必然会落后于他人。” 是啊,不愿去探究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不愿去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任凭被周边人的眼光左右,这或许才是原罪。 如同阿德勒自身,童年遭遇使他自卑、敏感与懦弱,可是,这一切他都欣然接受,留在了心底,从而成就他的一生。 世上只有一种乐观主义,那就是,认识到自己的负面情绪,依旧敢于直视苦难的心态。 并非好的心态才能让你拥有更美好的人生,而是适合自己的心态,才能终身成就自己。 走在路上,没必要一定得抬头看向月亮,也有欣赏之处。 负面情绪,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