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社会融合教育》甄岳来 李忠忱著(第276~281页)第六章 为什么我和别人不一样
第1节,一个特殊的二难推理
1.面对孩子的提问。
如果孩子有一天知道了自己是孤独症,如果孩子能感觉到自己在遭受别人的歧视,那又该怎么办呢?
越教孩子越明白孩子越明白反而问题越多,我们自己越难应对孩子的问题,难道康复教育错了吗?
2.孤独症康复教育的二难推理。
面对一个孤独症孩子,“拯救孩子,让孩子康复”,这是每个父母的共同信念,也成了许多父母一生最重要的事业,而且孤独症儿童的父母对孤独症孩子的教育投入是普通父母的上百倍,那么教育的结果是什么呢?
孤独症康复教育是为了赋予孩子社会性社会性越好,说明孩子康复的越好。社会性教育必然要突破的一个难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有了自我意识,人才能有对自己与别人的关系的理解,才能主动调节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才能主动的纠正控制自己的病态行为,这点也正是每个家长求之不得,迫切期待的教育效果。反过来说,没有自我意识的孩子也就不具有社会性,没有社会性就不能称其为社会人。
自我意识的第1个环节就是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我是孤独症,我和别人不一样”,或早或晚,社会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孤独症,孩子必然会面对这个事实,这是康复教育的必然。其实这个问题不过是“我是一个男(女)孩”这一简单的自我认知的继续延伸而已。
如果直到成年,一个孤独症人都不能明白自己是孤独症,不能明白自己曾经患孤独症,如果直至成年,一个孤独症人都没有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那么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它仍旧是一个没有社会性的孤独症人。
3.能够绕道而行吗?
●为什么孩子越大家长越难?
孤独症孩子年龄的增加和其社会性的发展不能同步,这是让我们陷入艰难的最根本的原因。
○从社会的角度看,一个5岁的孤独症孩子和一个15岁的孤独症孩子,显然社会性对他们的社会化程度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虽然孩子自己与自己比较,15岁时绝大多数孩子的能力要好于自己5岁时的状态,但是和社会标准比起来,或许其差距不是在缩短,反而是拉大了。随着孩子的长大,社会对他们的宽容度是在缩小的。
○从家长自身看,孩子的身体发育正常,从身高,体能等方面日益超过父母,在力量的较量上,父母越来越处于弱势,青春期又是一个新的干扰因素,孩子自身的内部能量需要找到出口,这个时候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或许不像孩子小的时候好控制了。
○孩子大了,特别是一部分孩子有了自我认知以后,多少会有自我接纳方面的心理障碍。随着孩子的成长,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性困扰,自我意识教育未来的生活设计,职业规划等新课题的出现,对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能力的要求比孩子小的时候更高了,但是这个阶段的父母自身的发展与孩子的成长需要之间供不应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了。
●是否告诉孩子孤独症?
家长困惑的是是否告诉孩子孤独症这个概念呢,父母最担心的是孩子不能面对,其实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理清以下思路:
○是否我们不告诉孩子,孩子就不知道自己是孤独症呢?或者不明白自己与众不同呢?回答很简单,真正没有自我意识的孩子,就是别人再直白地告诉他,孩子本身也不会明白孤独症是怎么回事,不清楚姐和孤独症有什么关系?孤独症对自己的人生有什么影响?
真正有了自我意识的孩子父母就是不告诉他孩子自己也会意识到自己和别人的不同,只不过孩子不能确定这种不同是什么原因,只不过孩子不能给自己的“异常”命名而已。
反过来,如果我们不直面孩子的问题,在群体中其他人也会很快发现孤独症孩子的异常,有自我意识的孩子,完全能够感觉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他会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中,从别人对自己的言语和行动中知道自己的问题,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除非孩子永远不进入正常群体。
○还有很多父母既希望于孩子将来完全好了,和常人一模一样了,如果是这样孤独症三个字就没有必要告诉孩子了,实际上这种设想在逻辑上是不可行的,因为孤独症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自我意识教育是这个过程中的关节点,没有哪个孩子可以绕开自我认知而达到康复的。也就是说没有自我认知,孩子是无所谓康复的,只有正确的认识了自己,接纳了自己,才有所谓真正意义上的康复。
如果我们确定需要教育孩子,那么培养自我意识就是一道绕不过去的门槛。我们的做法只能是帮助孩子迈过这道门槛,自我接纳才有一个“新我”的生成,而这个我是在孩子的心里剧痛之后诞生的,这需要孩子自己也需要我们付出必要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