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社会融合教育》 308~312页。
第六章 为什么我和别人不一样?
第4节走向“自我”成长之路
3.说出“我”的秘密
●一定要告诉孩子自己是孤独症吗?
从培养孤独症儿童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的角度讲答案是肯定的,关键是什么时候告诉他怎样告诉他。
一般认为孤独症孩子在上小学期间,即使是障碍程度较轻的孤独症儿童,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也很有限,家长和教师可以不告诉孩子他是孤独症,但是家长要为将来“告诉孩子是孤独症”做预备性教育。
孩子对自己“特点”的认识,是先从对别人特点的认识开始的,在孩子认识认知自己的特点之前,先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先引导孩子大量观察他人的特点,认识别人身上的优点缺点,包括引导孩子认知父母身上的“优点和缺点”,这是给将来孤独症孩子面对自己有孤独症揭盖子,做第一层铺垫。
在第一层铺垫之后,再引导孤独症孩子反观自照,了解、认识自己的特点。其中包括了“我”不同于别人的优点,也包括“我”的各种缺点。让孩子知道自己有哪些需要克服的问题行为,知道自己和同学相比哪些地方不一样,当然,不一定要和孩子说破“孤独症”,这只是先让孩子从认识自己的特点入手,给下一步的“告知孤独症”,再做一层心理准备。
孩子到了初中阶段(大约十三四岁左右),我们建议,对于中等程度或者程度较轻的孤独症孩子,只要他们明显的具有了和同龄孩子进行比较的意识,只要他们已经向父母追问“我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我们认为,家长不应该再刻意回避或者是刻意的遮掩,家长应该以恰当的方式告诉孩子“你是个孤独症”,同时要让孩子知道,孤独症是一种可以康复的疾病,并且要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
●怎么对孩子说明真相呢?
○1.一般情况下,应该在孩子情绪比较平稳的时候,从容地和孩子交谈更合适。
○2.避免在父母自己情绪失常的时候,告诉孩子他自己的问题。
○3.一般最好由父母自己来和孩子谈孤独症的问题。
○4.告诉孩子患有孤独症,父母要客观冷静,自然告诉孩子病因表现和可能的愈后。注意:第一、不要有责怪抱怨孩子的情绪,不要怨天尤人,不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父母不幸的根源,这会让孩子产生非常消极的自我体验,最终会导致对亲子感情健康发展的不利影响;第二、父母也不要自责,不要觉得自己对不起孩子,事实上孤独症不是因为父母的主观原因造成的。
○5.要给孩子最大的同情和理解。
○6.并不是一次把问题都说清楚。孩子对孤独症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的提高,根据孩子生活阅历的丰富,让孩子不断加深对自己障碍的认识。在什么年龄说到什么程度,要家长因人、因时、因事、因情而异。
●自我意识教育,在孤独症康复中是一项高难度,但也是高回报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