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群刘玉艳:《读郑委老师5月26日珠海小课答疑后感悟》
读着郑委老师的小课,第一遍,心被触动着,但只是触动了,觉得很在理、很深刻,但要真的写出内心的感悟,却发现自己内心没有滔滔不绝的声音在向我述说,于是作罢,因为此时的我不宜去写。第二遍,断断续续,走走停停,我只是凭借大脑的运动,咬着文嚼着字体会着当中的道理。直到今天早上,我再次去读,我把自己植入到每句话中,体悟我在郑委老师说的每一句话的感受时,才真的心有所动,甚至在下笔写着的当下竟是满眼的泪痕,不是因为感动,不是因为有愧,只是不名的无情绪没有源头的泪,我试着问自己为什么,但说不清。
说真的,在读着郑委老师的一段话时“不要执着于自已,而是要感受他人,成就他人。当把“我”的这条线突破的时候,自私到无私的这条极难突破的线就突破了,你会发现你就不会再感受自已、而是成就别人。当你成就别人的时候人人都喜欢你,反而他们会回来成就你,你就会特别温暖和高兴,你就会有更大的力量去成就和帮助别人,人就会进行一个正向的循环,生命就开始绽放。”,我突然想起了金刚经,于是找了出来看了看,我竟发现义理相通。“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不就是要突破那个我,才会见得光明吗?。注解中也有一句话,“生命在呼吸间,应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如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二觉具,二利足,便是菩提妙行,便是如来【常乐我净】境界。”这不就是郑委老师说的突破我之后的正向循环吗?人处于这个循环中就是自在喜乐的呀。郑委老师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他只不过是把老祖宗的智慧拿出来,通过不断的体验践行变成了一种脱离深奥,使之成为一个人人都能看懂,人人都可以去操作可执行的贴合实际的修学的理论而己。而我之所以弄不懂,是因为我悟的不深,更谈不上践行二字。所以改变真的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学了多少不重要,知道了多少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去做,要去感受,要去修正,然后再去做感受修正……,这样才会真有所得啊!
学了爱与幸福两个月了,我知道我对这套理论有份执着,因为单一个七字真言,就让我有了见得着的收获,我得到了小我的喜悦。对整套理论我还没有深加体悟也做的不多,但这个小课却让我对之前的所作有了进一步的梳解,我的情绪是好了平和了,不伤人害人了,但更多的都是站在“我”的角度,套用一下就是无私之下的自私,因为“我”还免不了时有期待,而我学习之前的所有对儿子做的,都在这个点上。但我知道了是不是就能走入无私,突破那个临界的“我”呢?也只有做了才知道。
郑委老师说“自私到无私是一条极难打破的线,只有把‘我’这条线打破了,它才会真的打破”。“极难打破”就意味着“我”太顽强,不好搞定,也意味着路途艰难,谁耐得住跋涉?所以知永远是脑子里的东西,只有不断的做才能转入自己的心灵,成为血肉的滋养。
感谢明媚抛出的这个话题,感谢镜子群给了我一个知遇自已和他人的良好学习环境,感谢群内姐妹们的相依陪伴,你们的爱是我暗夜里前行的动力和力量,谢谢你们!“改变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我愿我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