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集 邦国时代6

第五集 邦国时代6

2021-02-28    06'16''

主播: 🙆竹馨

143 0

介绍:
许宏:就说我们说如果以前的邦国时期呢,他们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然后各种不同的理念、意识形态、生活方式,良渚可能是整个长江流域信巫鬼,到战国时期他们还是重巫鬼的,然后有一些巫术是非常浓厚的,重视神人的沟通的。 良渚文化,是1936年首先发现于杭州城北的良渚镇而得名,存在年代距今5300到4300年,《鶡(hé)冠子》记载说,成鸠(jiū)氏之国,兵强,世不可夺,就是说良渚文化集团的武力强大,天下无敌,良渚出土的陶器以泥质灰胎磨光黑皮陶最具特点,采用轮制,器形规则,圈足器居多,用镂孔、竹节纹、弦纹装饰,也有彩绘。相比陶器,良渚文化最让世人惊叹的是它出土的玉器,有壁、琮、璜、环、珠等,大部分出土于墓葬中,其中大量象征神权的玉琮和象征军权的玉钺引起了考古专家的关注。 许宏:良渚文化是完全可以和埃及文明和那个两河文明中的一个国家的文明来对比的。 良渚玉器工艺达到了中国史前文化的高峰,许多花纹只有0.1毫米宽,像头发丝那么细,以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是如何完成这项工艺的,至今仍是个谜。然而四千多年前,繁荣一时的良渚王国突然遭遇了一次大的毁灭性灾变,关于灾变的个中原因,许多学者认为,良渚文化过度开发资源,把社会的宝贵财富过度用在毫无实用价值的玉器生产上面,玉矿的衰竭导致良渚文明的衰落,最终诱发社会崩溃,也有学者认为很大程度是受生态环境及自身地理位置的影响。 王宁远:可是我们这个地方的良渚遗址群和长江太湖周边的这个区域呢,它的这个海拔太低,只有两三米,像一个碟形洼地一样,只要这个海平面稍微有一些变动,那么这个地方它就环境非常脆弱,太湖流域是中国环境最脆弱的一个地区之一。 几乎世界各地的民族都有远古时代曾发生大洪水的神话,苏美尔人在楔形文字泥板上记载了美索不达米亚的大洪水神话,圣经中的诺亚方舟,希腊神话中的大洪水与中国传说中发生在尧帝时代的大洪水神话,上古时代的人类童年有着共同的洪水记忆。新石器晚期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致使沿海发生一次大规模的海浸,突然爆发的洪水或海啸淹没了千余年发展起来的良渚文化,邦国毁于一旦。 今天我们在良渚文化遗址上还普遍发现有水灾痕迹,淤泥、泥炭和沼泽层,可能一些良渚文化遗址至今还深深埋在太湖湖底。 群雄竞起的邦国时代,华夏大地正发生着急剧动荡的社会大变革,公元前两千年前后,数百年异彩纷呈的中原周边文化先后走向衰落,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以中原文化为依托覆盖广大地域的核心文化,在极短的时间内吸收各地的文明因素,迅速崛起。 南临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上世纪50年代末,河南偃师二里头村民不知道,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看似普通的村庄下,竟然埋藏着中华民族的重大秘密。公元前19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这里曾是中国第一个王朝的都城所在地,上演过夏的繁荣和夏、商、周三代王朝更迭的壮阔史诗。 许宏:如果说良渚、陶寺和石峁都是国家的话,那么它们跟二里头这种国家肯定不是一个概念,这是绝大多数学者都公认的,那么不管叫什么名字,如果说前边那些属于初始国家的话,原始阶段国家的话,那么二里头就是一种广域王权国家,我管它叫广域王权国家,可以掌控广大区域的一种王权比较兴盛的这样一个国家,所以我管它叫国上之国。 许宏:我们说中华民族从多元到一体的这么一个过程,如果再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呢,我们说波澜壮阔的邦国时代是满天星斗的话呢,那么由于一个大的政体的存在呢,导致满天星斗转化为月明星稀,所以一轮明月出来了,使得它周围的这个星斗呢变得黯淡起来,而这个所谓的明月呢就是二里头遗址。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初期一件名为何尊的青铜器上,其铭文将包括偃师在内的洛阳平原称为中国,意为天下之中。从满天星斗到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开始从多元无序经过百川归海走向多元一体,尽管对邦国时代兴衰变迁的探索还远未完成,但一个中国之前的中国已经逐渐清晰了起来,浩瀚的宇宙和黄沙中被风吹起一角的远古遗迹共同讲述着我们波澜壮阔的历史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