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性 主动性的种子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后天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就越来越被动了呢?一方面,是这粒种子没有生根发芽的土壤,因长时间得不到必要的滋养也吸取不到发芽、成长的营养,久而久之就枯竭了。另一方面,因为我们盲目地以为孩子的性情、品质、能力精神等生命状态必要构成部分都是被“管教“培养””出来的,所以,孩子一出生就被放在我们的各种各样的设计中了,这样,被“管”、被“教”、被“灌输”、被“训练”就自然而然成了他的命。第三,z各种各样的知识、学问是孩子的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必需营养,但孩子能长期学知识、玩学问的前提是能在知识、学问的海洋里找到感觉,形成兴趣志向等,而找感觉、成兴趣的过程要比知识本身更有难度。如果把教知识的师父叫老师的话,那领着孩子找感觉的师父该叫导师。我们今天的教育缺乏的是导师,而不是老师。主动性是一种品质,是人终身所需,其起点是感觉与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