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灯盏》作者:张昱煜 播音:刘文

《心如灯盏》作者:张昱煜 播音:刘文

2018-04-08    09'45''

主播: 亦小文

99 0

介绍:
《心如灯盏》 作者:张昱煜 播音:刘文 当乡情在元宵节的灯盏里点燃的时候,思乡的心,也跟着明亮起来。 那时候,我家做灯盏的大事都是奶奶在操持。 “灯盏”也叫“灯馍”和“年灯”,是老家豫东平原元宵节的传统面食,寓意着年年前景光明、岁岁平安吉祥。 我老家不出产糯米,做灯盏的原材料主要是小麦面粉。 用沸水加食盐和面,不加任何发酵的材质,经过反复揉抓,最后要达到“三光”: 手光、盆光、面光。把面和好后,做成中间有凹窝的模样。 奶奶还会用从玉米秆上撕下的“黍篾子”当做小刀,在灯盏上刻出莲花、元宝和飞鸟走兽的图案。奶奶出生在大户人家,这些做灯盏“锦上添花”的绝活,都是从娘家带来的。 把做好的灯盏放在蒸笼上蒸成七八分熟,一个个精致的灯盏子就新鲜出炉了。把它们排成一排,陆续摆在供桌上,再往灯盏里放菜油或棉籽油,用雪白的粗棉线当灯芯。元宵之夜,一个个灯盏子行使着它们的特权:接福迎祥,保佑家家风调雨顺、户户平安和美。 我家的灯盏做得多,做得大,也做得漂亮。 供桌上的灯盏全部亮起时,小屋顿时一片明晃晃。此时,心底的幸福也跟着这满屋温暖的灯光一起升腾着。 当一家人依次作揖祈福完毕后,紧接着就是“送灯盏”。虔诚地端着灯盏,把这一份份的吉祥送到大门口、堂屋门口、厨房门口,以及麦囤边、水缸边、鸡窝边、猪栏边、石碾边、水井边、磨盘上……好事成双,一边一个,对称摆放。此时的北方小院,一片通明。灯花欢快地跳舞,袅袅油香扑鼻。点灯盏,象征着家家户户到处油(有)。听奶奶讲,她娘家当年都会摆上近百盏灯。 灯盏子好像是长明灯,一直要燃到正月十七。 其实,母亲晚上是会起身加油的,只是那个时候,我们或呼呼大睡,或出去玩耍,总认为这灯盏子很神奇,燃了一天一夜也不会熄灭。 最期盼的就是吃灯盏了,经过燃烧的灯盏,周身已经焦黄。我们穿上花衣裳,拿起灯盏便吃,咬一口,硬度适宜,咸香有味,舌尖上真是享受。心血来潮,还会与要好的伙伴交换灯盏来吃,你家的味儿,他家的味儿,我家的味儿,相互渗透着、融合着,是美食,也是美事。 有一次,我不解地问母亲,怎么把灯盏放在了粪堆旁,母亲解释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原来,灯盏不仅供奉着天地神灵,也敬奉着五谷丰登,供奉着一家老小的好日子。 遇到有讨饭的来村里,年幼的弟弟总是百米冲刺般跑回家,给乞讨者拿出又大又黄的灯盏子。奶奶在一旁搓着手,笑着说,咱家的孩儿,自小就心善,你看看,这才五六岁的娃娃,就知道体恤穷人啦!眼神里全是赞许,用她的话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童年的笛声,瘦了晨鸟的歌。三十年前,我们举家南迁,在异乡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再也没有做灯盏、点灯盏和吃灯盏的经历了。那沁入记忆的场景,在心灵的一隅独自芬芳着。 我居住的赣江之滨的小城,周边乡村的元宵节也非常热闹:吃汤圆、舞龙灯、划旱船、抬菩萨等民俗活动,一年比一年浓郁。我也追着赶着拍摄着,陶醉在欢乐的气氛里,陶醉在庄户人家的欢腾中,如同故乡就在身边。这“如同”里,有着对第二故乡的热爱,也有对千里之遥的那个北方小城的思念。 繁华落尽化乡愁,算起来,我已经二十多年没有回故乡了。那时、那地、那人、那景,还有那圆圆的月亮,都在打扫着经年的往事。只是,我不知道,现如今,在故乡,元宵节之时,还会有人恭恭敬敬地做灯盏吗? 曾经的乡间民俗,养活着一代人的记忆。一岁年龄一岁心,人过四十,就喜欢回望从前,就喜欢活得清寂,就喜欢活得自然。把回忆敲成文字,并非字根局限的移植和流转,而是情感本身使然。对往事敬畏,就是在庄重自己。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有家乡的人,是可亲的。把心中的这个平淡的物什端出来,游子的眼神与北方悄然对接,瞬间,心如灯盏! 作者简介: 张昱煜,女,生于中原,长于江南,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国土资源文学创作班学员,江山文学网签约作家,多篇(幅)文学和摄影作品被网络和纸媒转载,有作品入选《中国散文佳作100篇》、《中国青年诗人精选》、《中国诗歌地理》和省级初中大联考阅读试卷等。在“海峡两岸·西王母杯”全国散文大赛中获二等奖,在第二届全国吴伯萧散文大赛中获优秀奖。出版散文集《己心温暖》。与人合著《千年荣耀—庐陵文化精粹》和《吉州民俗》,编辑出版《迁徙》《品读井冈山》《老城 吉安》等书籍,业余爱好摄影,旅游,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