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子友邻
播讲:姚黄魏紫
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wu4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sāng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sāng礼处之。
这一章讲不要擅动干戈,跟孙子有相通之处,告诉我们不要穷兵黩武,军队应该是国家的保障,而不是杀人的机器。
第一句,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认为战争是不详的,有道君子是不会擅自发动战争的,擅自发动战争是邪恶的。孙子也说,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把发动战争定为下策。靠谋略获取胜利,而不是单一的武力,这跟老子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夫,第二声,语气词。兵,军队。者,语气助词。不详之器,不好的东西。物,指,战争。或,是。恶,邪恶。之,的。有道,有道君王。不自处,不擅自行动。
第二句,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这一句讲,有道的君王在没有战事的时候是很贤明的,有战事的时候则是出色的军事才能。居,在。则,就。贵左,很贤明。用兵,指挥军队。贵右,很出色的才能。
第三句,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再次提出了擅自发动战争是不好的,不是好的君王所为,是万不得已的举动。但要有度。孙子有更详细的描述。虽然是以进攻者的角度来说的,但用来理解君王防守之道还是有帮助的。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进攻一个国家的最高境界是保全这个国家,保全士兵的生命,尽量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君王不得已兵也是如此。主要还是以和平为上,除非被逼无奈,兵不可擅动。非,不是。君子之器,君王常用的东西。用,使用。之,的。恬淡,和平。为上,上策。
第四句,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这句话是说发动侵略战争,虽然胜利了,也不是件好事。自以为好事的,证明这个君主,凶残暴虐。胜,胜利。而,但是。不美,不是好事。自,自己。以为,认为。乐,乐于。
第五句,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这句话告诉君主滥杀无辜,妄动干戈。他的抱负就不会实现。比如夏桀商纣,他们就是例子,残暴不仁,滥杀无辜,丢了天下。则,就,不可,不可能。得志,实现抱负。于,在。矣,语气助词。
第六句,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古人以左为尊,以右为卑bēi。凶吉也是一样。吉事,好事。尚,在。凶事,祸事。
第七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这是说在用兵将领的配制上,主将是凶,副将是吉,副将只是参谋,担的责任相对较小,但也不乏被株连的,决定权在主将。所以主将有一定危险,一不小心就出事。所以是凶。言行失当就没命了。上将军,主将。偏将军,副将。居,在。左,吉。右,凶。言,言语失当。以,用。丧礼,葬礼。处之,处理。
第八句,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这句告诉我们发动侵略战争是没有好下场的。如果败了,要以哭泣为他们感到悲哀。胜了要举行丧礼向他们抗议。同时悼念因此无辜死难的人。杀人之众,暴军。以,用。泣,哭泣。战胜,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