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桥之声第138期《世界七大著名心理学效应》之一

心桥之声第138期《世界七大著名心理学效应》之一

2018-08-03    06'25''

主播: 心桥之声

167 0

介绍:
世界七大著名心理学效应 那些写在新年的计划 半年过去了 你行动了多少? 为了新的开始 别再被自己的心理骗了 了解这七个著名的心理学效应 做个明白人 之一 飞轮效应 假期过后,重新返回工作时总是异常艰难?面对工作,总觉得提不起精神,效率降低,甚至还会焦虑和神经衰弱? 有人说,这是万事开头难的体现,“飞轮效应”的理论正支持了这一点。 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使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反复地推。  达到某一临界点后,飞轮的重力和冲力会成为推动力的一部分。这时,你无须再费更大的力气,飞轮依旧会快速转动,而且不停地转动。 飞轮开始转动时需要的能量,其实是每次痛苦的突破拓展和积累。这是在为了形成属于自己的体系而做准备。一旦体系能够彼此支撑,那么它的运作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正如科学家富兰克林说的,“如果有什么需要明天做的事,最好现在就开始。” 相信“飞轮效应”不是追求一劳永逸,而是在一开始,和自己打退堂鼓的心理打个架,别让它拖住你前进的步伐。 蘑菇效应 踏出“舒适圈”很难。 很多刚刚工作的年轻人,总觉得自己不受重视。打杂跑腿,还会受到很多指责、批评,甚至代人受过。 指导和提携,似乎总是落不到自己头上。这种失落和碰壁感,如同被放置在阴暗角落里的蘑菇一样。而“蘑菇定律”说的就是如此:蘑菇生长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人的成长也肯定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前途茫然”的感觉,会持续在整个蘑菇时期,直到长得够高够壮,才会被人重视。 只有用现在每一秒的努力萌生,才能换取未来每一秒的不后悔。 所有的停滞不前和怯懦担忧,都会延长成为“蘑菇”的时间。终有一日,因为平日的碌碌无为,而错过一个又一个机会,无法对未来形成改变。 毛毛虫效应 为什么觉得自己在前一年明明很努力,却依然没长进?  法国心理学家约翰·法伯做过一个实验:将毛毛虫首尾相接,围成一个圈放在花盆边缘,在不远的地方撒一些松叶作为它们的食物。 然而,毛毛虫夜以继日地不停绕着盆转圈,没有因为饥饿转向食物,最终精疲力竭,相继死亡。 很多人总是用“做了多少”来评价工作质量的优劣,并不关注结果。他们盲目地跟随着既定的路线,从未想过重新思考“重生”的方向。 这是“埋头拉车”,一味追求前进,但大多方向不明。终有一天倾尽所有才发现,做的都是无用功,而满足感全都来自自我感动。 在新的工作生活来临之际,每个人也需要寻找自己的突破口。 如果觉得停滞不前,不要再埋头苦干,试着抬起头,看看周围是否有更广阔的天地、更开阔的视野。 我们的烦恼和痛苦都不是因为事情的本身,而是因为我们加在这些事情上的观念。 全新的开始,认清自己的心,聪明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