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系列(四)还有另外一种方式

面对疫情系列(四)还有另外一种方式

2022-03-22    32'19''

主播: 太傻接引官

142 0

介绍:
面对疫情系列(四)还有另外一种方式 埃克哈特: 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有一句话,我不记得是他的哪一部戏剧了,那句话就是:“万事万物本无所谓好坏,但思考把它们定义为好和坏。”这句话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教导,这是关于灵性觉醒的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也可以称它为“意识的觉醒”,那就是:试着去觉察到一种不同——“你发现的你所处的生命情境” 与“你头脑中对你所处的生命情境的评判”这二者之间的不同。尤其是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生命情境。 现在,你们很多人也许都被限制在一个较小的空间里,或许是一栋小公寓里,不允许你出去,除了去买食物或者其他生活必需品;又或者,你不得不和其他人共享那个小空间;或者你身边没有其他任何人,你感到孤独或者你可能正在经历着钱越用越少的事实,因为你停止工作了,没有了收入;或者你感觉自己病了,感觉自己发烧了,咳嗽了。嗯,现在你们很多人正在经历的所有这一切事情按照传统,会被正常地称作“坏事”。是的,按照传统, 它们不是愉快的,尤其是,如果你生病了。 所以说,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莎士比亚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当他说“万事万物本无所谓好坏,但,思考把它们定义为好和坏。”所以灵性教导就是能够区别你正在经历的生命情境和你头脑中对有关你正在经历的生命情境的评判,你所持有的有关你正在经历的生命情境的思想念头。现在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对于任何没有足够觉察力的人而言,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经历的任何事情,和他们头脑中对他们所经历之事的评判是一回事,他们没法把二者区别开。所以说,你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已经在其中待了一周了,或者是两周,你在思考着还要这样待多久,并且你再也忍受不了了,这太难受了。小我一直不停地说,小我告诉你,这种情境有多么糟糕,多么让人难以接受。或许这种“小我的话”可能会让你产生自艾自怜,可能会产生愤怒,可能会产生抑郁,当然也会产生恐惧。因为很多“小我的话”是关于多么糟糕的,不仅仅是这情境有多么糟糕,而是它将会变得有多糟糕,它将会变得更加糟糕,那就是头脑经常说的话。接着,当头脑说,它将会变得更加糟糕的时候,基本上对你而言 它已经很糟糕了,而且它变得越来越糟糕。 所以你们很多人这些日子都有闲暇的时间,我建议去做一个小小的尝试,去试着觉察那种区别——你所处的生命情境和你的头脑对你所处的生命情境的评判二者之间的区别。所以当你不快乐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对你所处之地感到痛苦,你会说,“我再也忍受不了这个了。”无论你的头脑说什么,或者头脑会说,“事情会变得更糟糕,我受不了还要像这样待三周,我怎么能够呢?我要怎么活下去啊?”诸如此类的。所以头脑里的评判是关于当下正在发生的某些事情,也许是关于“所谓的未来”之中的某些事情。所以你觉察到“小我的话”,大多数人基本上都会和他们自己说很多话,或者你也可能会和其他人说话。如果你和他人共享一个空间,那么这种“小我的话”就变成了你和他人之间的对话。 作为一种尝试,我建议你们问问自己,“如果我不给我的生命情境增添任何不必要的思想念头我将会如何去体验我的生命情境呢?没有了头脑中的评判,此刻我将会如何去体验我发现我所处的生命情境?”有时候我也说,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头脑评判在很多情况下,它都是负面的评判。通常头脑不会去评判一种很愉快的经历,它就只是体验了那个经历,但是如果有一个艰难的生命情境,头脑可能会爱死了它。接着头脑可能就真的开始搞事情了,关于这个情境,它会说一大段故事。 在没有增添不必要的思想念头的情况下,我将会如何经历体验当下此刻?这是一个奇怪的问题。有时候我会说,这种附加的思想念头是你生命中的“多余的包袱”。并且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他们在让自己变得不快乐,年复一年,有时是一辈子,因为他们永远都没学着去区别他们真正所处的生命情境和头脑对他们所在的生命情境添油加醋式的评判。所以说,他们是通过头脑里的故事去经历他们所处的生命情境。他们没法说,这是一个生命情境,而这是头脑故事。但是这就是我建议你们在当下试着去做的事,因为你们有大把时间,你们大多数人有大把时间。如果我不再去诠释我此刻所处的生命情境,不再把我此刻所处的生命情境定义为好的或糟糕的,那么我将会如何去经历当下此刻呢?嗯,没有了这个问题,它在思想观念层面上并没有答案。这个问题把你的注意力导向了当下此时此刻,导向当下此时此刻的活力之中。如果你不给你所处的生命情境附加任何思想念头,而只是去经历体验,你可以……如果你……如果体验失败了,如果你不喜欢它,而你就可能给你所处的生命情境 持续不断地增添头脑故事,并且持续不断地通过头脑故事的那层面纱去经历体验你所处的生命情境。头脑故事评判你所处的生命情境多么糟糕,你的生命将慢慢瓦解,世界正在分崩离析,太可怕了——那就是一种头脑故事。 所以,如果我不增添任何东西,我将会如何经历体验此时此刻?嗯,让我们一起来做吧!哦,不是让我们避免去,不是去做,是避免去做某些事。某些通常来说是无意识的头脑运作的事情。嗯,好的,那我还剩下什么?我在此处,正坐在这儿,环顾四周,并呼吸着,看到在这个房间里的任何事物,望向窗外,看到一部分天空,树木,光透过窗照射进来,房间里的家具,任何在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事。感官感知,你的呼吸,可能你感到无限活力,即使你实际上可能并没有体验到活力,但是你可以体验到它,通过去感受身体内在的能量场,那充满了活力,这全部是当下此时此刻的体验经历,你就在那儿,坐在那儿,并且你已经丢掉了头脑故事,而你所剩下的全部就只是纯粹的“所是” “存在” ,或者说是“当下此时此刻所是的”。 那很有趣,而且你可能会突然感觉到你肩膀上有种重担逐渐消散。你可能习惯性地背负着那种重担,那种重担是,这就是为何我要把它称作“多余的包袱”的原因,那重担就是一种无意识思考,是一种反应式思考。头脑制造了一些不快乐的故事,然后,你接下来经历体验到的就是,你的身体会反馈给你那个不快乐的故事,以一种不快乐的情绪的形式反馈回到你身上,这被叫做 “正常生活”,那就是当你看电影的时候,或者每个人都在这样生活着,那就是常见的、正常的,很少有人质疑它。 但是还有另外一种方式,那就是一种觉察意识或临在。所以这可能是,最,最基本的一种灵性练习,它能够把头脑故事和你所处的生命情境分离区别开。而且如果尽可能地放下你的头脑故事,只是待在当下此时此刻,如当下所是。当然还有一个令人惊叹的事实就是,当下此时此刻永远都在那儿,你的整个生命都是作为当下此时此刻展现出来的。换句话说,永远都只有“现在”,永远都不可能不是现在,“你的整个生命”就是“现在”(当下),无论过去发生过的什么事,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当你回忆起它的时候,你是在当下记起它的;无论什么将在未来发生的事,将不会在未来发生,它将会在当下发生,因为当未来到来的时候,那已不再是“未来” 那是“当下”;当你思考着有关未来的时候,那是当下此时此刻的思想念头。 所以生命和当下,你的生命和当下是不可分的,并且有一种巨大的能量潜藏在当下,也就是说潜藏在你之中,一种深深的活力感和存在感远远超越了我们惯常称作的“幸福”。那其实不是“幸福” ,那是恶神,但是你需要经受了生活的挑战后去发现它,而这也是当下集体性地发生在数百万人身上的事。在个人层面上每个人也会偶尔经历到挑战,但是当下我们正在集体性地受到挑战,我们需要醒过来,从无意识的思考中觉醒过来,从对思考着的头脑的全然认同中醒过来。思考着的头脑被过去所束缚规约,我们需要意识到,在我们每个人之内,在你们每个人之内,存在着另外一个意识的维度,它一直都在那儿,但是会习惯性地忽视它,那是觉察觉知的维度,即没有思想念头的意识。也许在许多场合下你已经很短暂地体验过它了,比方说,当你参加一些需要你保持完全临在的活动之时,比如说攀岩,或者有时参加一些体育运动,要求你保持完全临在的状态,那时就有一种觉察意识在那儿,但是没有任何观念式的思考,根本没有时间思考。奇特的是,这种觉察意识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本质身份,它是你所是的觉察意识,它让你从根本上从你的自我之中解放出来,从那个有限的自我之中,从那个被限制规约的自我之中,从那个头脑制造的自我感之中解放出来。对大多数人而言 那就是他们知道的一切,但是对你来说还有更多。 在你之中存在着一个更加深沉的本质身份,那个本质身份就是觉察意识本身,就是意识本身,就是未受到规约限制的意识本身,要去体验经历它,去觉察意识到它并不困难。但是人们并不……他们需要经受挑战后被导向那儿,这就是为什么当下我们正在经受的这个疫情,从根本上来说是有益的。 所以那个练习就是,在不增添思想念头的情况下,我将如何体验经历当下?接着你就会慢慢经历体验到当下的那纯粹的“所是”,在那之中没有痛苦,只有那份“所是”,因为所有的不幸从根本上来说,都不是那个生命情境制造的。“不幸”是由你的头脑故事制造出来的,但是你并不知道那事,你们大多数人仍旧不知道那事,因为他们没法把生命情境和头脑故事分离区别开。而且所以无论什么时候你感到不快乐了,感到恐惧,感到沮丧,感到愤慨或是自艾自怜,无论是什么,把它当作一个小小的“唤醒呼叫”。比方说,嗯,好的,它是怎么出现的呢?它是从哪儿这种以任何形式出现的不快乐不幸福的感觉?它是怎么产生的呢?接着你越来越能觉察到你思考性的头脑中发生的活动,那份觉察意识是一个更深层次的意识维度。我们可以说,好啊,那份更深层次的,那并不重要。无论它是一个更加深沉的意识维度,还是一种思想念头的活动,思想念头的活动也是意识,每一个思想念头都是意识的一种形式,但是在那之下存在着一个广阔的意识场域。同样地,大海海面上的波浪就好像是思想念头,但是那个波浪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