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系列(三)小我的控制 & 更有觉知地活着
埃克哈特:
所以每当表面上的,你表面上的现实生活,当你表面上的现实生活变得不如意的时候,那就是一个开始,你很有可能会找到进入觉醒状态的入口。但是当你表面上的现实生活相对舒适愉快的时候,顺便说一下,它不会一直保持那种状态的,只是暂时、相对地舒适愉快,你并没有被真的激发去寻找有关你本来面目的,更深层次的本质。因为,
“我们为什么不去……我们飞去巴黎吧!我们去吃法国大餐。”
当你感觉到有点不舒服,不满足的时候,
“好吧 我们去,我们去那儿吧。”
“我们来做这个吧。”
“我们试试这个吧。”
越来越多的感官体验。
哦,你可以买到任何感官体验,然后过了不久你会发现,活在你的舒适圈里,不久之后会变成你的不适圈,最后你也成功做到了,而最终也就存在着一种觉醒的可能性。所以说这就是我们在生命中遇到的挑战。
很多人都有一种怨憎的态度,或者是一种感觉,那就是:这个世界的某个方面是有大问题的,或者 我生命中的某个方面是有大问题的。当他们受到来自艰难的生命情境的挑战时,包括难以应付的人,失去了某样东西。难以应付的人 "哦,是的。"你可能会发现你的很多不幸,痛苦,很奇怪,好像都来源于他人,“他们太难应付了。”经常发生的是,你认为本应该逗你开心的那些人,突然间他们就再也做不到了,他们让你不开心了,你们就去了离婚法庭。这其中暗含着一种信念,那就是:这不应该发生,生命应该美好地展现出来,不应该附带任何有问题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的,在某种程度上 尤其是当你更有觉知地活着并且不再完全受小我的控制的时候,你就在慢慢开始觉醒了。有一种觉察意识,就好像你通过无意识反应,在头脑中制造了不必要的痛苦,我们能够扔掉那些不必要的包袱,那些制造头脑故事以及通过你的头脑故事给你自己制造的痛苦,你放下它们。所以大量的痛苦就开始消散了,但是挑战还是会出现,还会有挑战的。即使到那时也不意味着每件事都会如你所期望的,它只会如期所是地发展。是的,有时候仍然会有损失发生,你仍旧会遇到难以应付的人,
“我再也不想遇到任何难以应付的人了。”
是的 但是难以应付的人到处都是,就像那位法国著名的哲学家说的,“他人即地狱。”顺便提一下,那位哲学家看起来很不开心,是在我唯一看过他的那张照片上,他看起来很不开心。所以我不知道……他就是让•保罗•萨特,他人的确难以应付。
所以随着你变得越来越有意识,你的生命会无限地改善提升,但是生命还是会挑战你,那并不意味着你将永远不会经历损失了,那并不意味着事情不会出现问题了,偶尔还是会出现问题。或许不会像从前的问题那么严重,你再也不会给自己制造麻烦和混乱了,但是那些挑战,是的,各种各样的挑战还是会出现。如果你不再抱怨说,这个挑战不应该出现,这些困难不应该出现,这些障碍不应该出现,这些事不应该被取消,他们不应该出问题。如果你丢掉那些期待,那么实际上一切都很好。但是要注意,如果你仍然有一种没有说出口的假想假设,诸如:当挑战出现时,有些事会出问题;或者,那些挑战会把你再次拽回到不幸中去,当挑战发生的时候,没有什么是有问题的,我们通过那些挑战成长起来。而且如果你过去没有经历过挑战,那么你就不会在这儿了。如果我没有经历过我的挑战 我也不会在这儿,所以我们不会在这儿,如果没有挑战我们就不会在这儿。
所以回顾过去,我们实际上可能会感激我们经受过的痛苦,如果你去回顾的话。问题是,当生命中的挑战出现的时候,我们是要把它们转化为不幸福,还是说,我们能够单纯地直面它们,然后和它们齐头并进,采取行动,去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或者在那一刻完完全全地接受它们的存在,那就是它们本来的样子。
所以当你更有觉知地活着的时候,你不再把生命中的困难,那些生命中不必要的困难和挑战,你不再把它们转变成不幸福了。那意味着它们不再为你的不快乐的个人身份做贡献了,你不再……你不会变成一个更加不快乐的人了。你会感到很惊讶,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人对自我身份的感觉就是不幸福,他们就只是不断地去寻找下一件让自己不快乐的事情,而且他们总是会找到一些事去抱怨,去生气。有这么一种表述:你变成了一个满腹委屈不满的人,总是在寻找导致你不满的原因,而你,当然了,总是会找到那些原因。至关重要的是要意识到,我相信你们中的一些人很多年来都背负着一个不快乐的自我的包袱。或许你正在慢慢开始从中脱离出来 如果你正在开始试着去超越它,而在这世上,还有着数百万人,背负着一个包袱,一个存在于他们头脑中的 不快乐的小我故事,不快乐的自我的包袱——那意味着:你思考着:
“我的人生为何成了这样?为什么我20岁许下的期待愿望还没有实现呢?我的婚姻为什么破裂了呢?我为什么失业了呢?为什么我功成名就,家财万贯了,最后又都失去了呢?为什么我辛苦工作了十五年什么也没得到,而我所积累建立的一切都没了呢?为什么!太可怕了!太糟糕了!”
所有这些开始消失,因为你意识到你在无意识地制造痛苦,并且加强你的小我人格。通过那些思考,我的生命只不过是一场回忆罢了。接着你开始意识到,正如我有时候说的那样,人们觉得我的表达有些奇怪,当我说“我的生命”的时候,这不是一个正确的表达生命的方式,因为你没“拥有”一个生命,你没“拥有”一个生命,因为如果你“拥有”一个生命,即你的生命和你自己,你怎么能和你的生命分离开呢?如果你并非“拥有”一个生命,有人甚至会说,你甚至可能会“失去“你的生命,你只能失去你拥有的东西。因为你就“是”生命,你并非拥有一个生命。“我就是生命”,生命和意识/觉知都是同义的,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生命的形相都是有觉知意识的,但是每一个生命的形相都是我所看到它的那个样子,比如,物质,这张桌子,一块石头,矿物,它们就像被冻住的意识;植物就像流动的意识,这是一种类比;而头脑、思考以及超越意识本身,就像是蒸汽,雾气,逐渐蒸发上升,这是一种水的类比。所有的生命都是那个“一”的显化,那个潜存于生命或者意识之下的“一”显化成万千形相。
所以你就是生命。“我就是生命”是一种美妙的觉察,我就是意识,我并非拥有一个生命,我的确拥有一段历史,但是那个历史不是我的生命,它是念头,它是头脑里的念头,它是记忆,这些事都很好,它们发生在你身上,因为他们把你带向你的觉醒,它们都是有意义的。如果你现在回首过往,回顾所有发生过的事情,不仅仅包括,尤其包括那些所谓的“坏事情”,是它们把你带向这个时刻,是它们把你带向,把你推向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