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4-1)一切都是祂

语录(4-1)一切都是祂

2023-01-12    13'43''

主播: 太傻接引官

134 2

介绍:
室利·阿南达玛依·玛 语 录(四) 1948年9月11日 一位政府官员和他的妻子来参加室利·玛的布道会。他们是第一次来见她。对于他们的一个问题,室利·玛回答: 如果你说你没有信仰,你应该试着去证明自己确实没有。 “否”在哪里,“是”也就潜藏在哪里。谁能宣称自己已经超越了否定与肯定?拥有信仰是绝对必要的。对某些东西拥有信仰的自然冲动深深根植于人的内心,并发展为对神的信仰。这就是人的出生是如此伟大的祝福的原因。不能说一个人没有信仰,每个人必定相信某些东西或者别的什么。 单词man(h)us(梵语:人、人身)由man(头脑)和hus(意识)得来,意为头脑的意识与警戒。这显示出人类的自然冲动是去获得真知。 当孩子们学习读写时,他们不得不接受一些责难或批评。同样地,神不时地给人类一些温和的打击——这是祂慈悲的表征。从世俗的观点来看,这些打击被认为是极其痛苦的,但实际上它们带来了心的转变,并引至平静:痛苦打破世俗的快乐,引导人类走上寻求至上祝福的道路。 人类的身体靠呼吸而存活,因此必然有痛苦存在。(事实上,人类与动物及一切生命普遍依赖呼吸,它是扰乱平静的一个标志。整个造物界表现出这种不安的特质。呼吸的过程暗示着一个二元对立的运动,向内并向外,还有一个短暂的间歇期。通过摆脱这种活动的冲动,获得安宁、镇定与平静,就可以达到和谐的状态。瑜伽可以帮你实现这些。当一个人处于完美的平静状态中时,他就不再有呼吸的必要。) 人生的旅途上有两种朝圣情形:一种,像旅客,热衷于观光,从一处徘徊至另一处,为了取乐而穿梭于种种体验之间。 另一种,行走在同人类真实本性相一致的道路上,引导他回到自己真正的家,朝向真我知识。在以观光与享乐为目的的旅途中,人必定会遭遇悲伤。只要一个人尚未找到他真正的家,痛苦就是不可避免的。分离感是不幸的根源,因为它基于错误的二元性概念之上。这就是世界被称为“du-niya”(基于二元性)的原因。 一个人的信仰受其环境的影响极大,因此他应该选择圣人和智者的陪伴。信仰意味着相信一个人的大我,无信仰意味着错将非我当作自己的真我。 有经由神的恩典而了悟大我的例子,然而在其它时候“祂”会在一些强烈寻求真理之人的心中醒来。在第一种情形中,了悟自然而然地来临。第二种情形,则由痛苦所引起。但所有的情形都完全出于祂的慈悲。 人认为自己是行为的做者,然而事实上,每件事都由“那里”所控制,关联也在“那里”,就像发电站一样。然而,人们却说:“我做。” 多么神奇! 当一个人用尽一切努力却仍未赶上火车时,不是很清楚地表明了所有个体的活动都被“那”支配着吗?无论任何人、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将要发生的任何事,都由“祂”决定。祂的安排是完美的。 在神与人之间存在着永恒的关系。 但是,在祂的戏剧中,关系有时存在,有时断开或只是看起来是断开的而已。事实并非真的如此,因为关系是永远的。再一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并不存在“关系”这样的事物,因为一切都是祂,一切只是祂的显现。一些来此见这个身体(译注:室利·玛总是用“这个身体”或“你的女儿”等自称,她从不以“我”自称。)的人说:“我是新来的。”他会得到回答:“永远常新,永远熟识,真的如此!” 世上的光来了又去,总是不稳定。永恒之光永远不会消失。通过这光,你看见外界的光以及宇宙中的一切,只因这永恒之光一直在你里面闪耀,你才能感知外界的光。无论你在宇宙中看见什么,都仅仅是由于你里面伟大的光,仅仅由于万物之本质的无上真知隐藏在你存在的最深处,才使你有可能获取各种知识。 人类的心可以比作树根,如果根浇了水,营养就会扩散到整株植物的每一部分。有时你会说你的心很累,这在何时发生?当你忙于外在的事务时。但只要你回到家中,与你的爱人交谈,你就会感到心变轻松了,你又充满了快乐。因此,由于你的心属于你自己,做你自己的工作不会产生疲劳。 真实说来,所有的工作都是你的工作——只是你是否了解这点?真的,整个世界都是你的,属于你的大我——你真正的自己,但是当你见到“别人”时,你把它感受为相互分离的。 知道工作属于你自己,给予你快乐;认为工作不属于你,导致痛苦。感知到二元性意味着痛苦、冲突、挣扎与死亡。 皮塔吉,做一些灵性修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