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利·阿南达玛依·玛语录(17-2)
贝拿勒斯,1948年8月14日
室利·玛:
在那个(演出的)舞台上,适应不同的场合与地点,祂呈现出不同的外观;这难道不是纯粹意识的领域吗?在此,甚至分裂也是纯粹意识本性的一部分,因为它是超验的(transcendental)。
当你谈到非二元性时,难道不是暗示着二元性的观念吗?
不过,在纯粹意识的领域,如果你说“幻相存在”,它就存在;而如果你说“没有诸如幻相这种东西存在”,也同样正确;因为没有什么可以被排除在外。
无法想像的非二元性,就像可以想像的事物一样真实。因为一切都是“那”,所以哪里有“那”,哪里就没有矛盾。错误本身必定会消失。人怎么可能在谈论不二的时候还包括个人和世界呢?既然没有二元性,怎么可能还存在个人,怎么可能还存在世界呢?
在那(不二)状态中,这些(个人和世界)可以在哪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唯有一体性之处,怎么可能有“二”存在的余地?此外,不是说:“哪里有男人,哪里就有湿婆,哪里有女人,哪里就有高瑞(Gauri,丰收女神)吗?”
现在,你应该试着从这个角度来冥想所有这些。
然而,无论什么人可能从什么角度说了什么,都是正确的,没有什么可能在“那”之外。无论你说有没有幻相出现,实际上,语言都无法表达。
使用语言与否,看见或看不见,都仅仅是视角的问题。
另一方面,哪里有“那”,哪里就不可能有不同的视角。问题的出现归因于真知的缺乏,归因于无知的面纱。除非一个人安住于他自己的本性中,否则疑问的出现就是自然的。
在现象领域有很多区别,诸如“上”和“下”。但是,在“那”里——什么存在,什么不存在?
如果仍然可以提及上升和下降,你会如何称呼这种状态?你难道不是必须承认仍有各种方向吗?如果你谈到了上升与下降,就暗示着必定有一个可以下降的地方存在;但是,祂能下降到哪里呢?
当然,只能下降至祂自己。
上升和下降是“一”,是相同的;上升者即下降者,上升和下降的行动也是祂。你看见火在这里和那里燃烧,但这并不影响它的统一性;火,作为火,是永恒的。你应该这样理解。
永远没有一个比喻是圆满的。
下降者,何时下降,下降到哪里——皆为“一”。
没有什么在“那”之外——无论什么。
问:如果实相始终如其所是,那么上升和下降是什么意思?
室利·玛:你所说的代表着俗世的特定观点。在终极——至高者所在之处,你提出的问题是不可能存在的。在某个层面,上升和下降存在。正是你在说:“上帝降临了。”另一方面,不存在诸如下降这种事:祂在哪儿,就一直在哪儿,在祂里面包含着所有的可能性。以智力去理解(understand),意味着“站在下方”(standunder)*,换言之,被心智概念所负累——阻碍人把握真理。(*原注:一个文字游戏:bhoja的意思是“理解”,也是“负担”。)
此外,你能实现什么?它已经在此呈现其自身!所找到的一切都会再次丢失。有无数的戒律和道路,让人为接受“那”——永恒如是——的启示而做好准备。
但是,难道你看不见,每一条道路都必然走到终点?换言之,你应该专注于这样的意像——它将扫除所有其他的意像,并且已经超越了所有的意像,那里有关于那——真正的你——的启示。
它的美好之处在于,人的本性就是渴望实相——最高智慧、神圣喜悦;因为人的本性是,当演出结束时回家。演出的舞台是祂的,戏剧本身也是祂的,那些参与演出的人,朋友和同事也是祂——一切都只是祂。
当然,无知不是人所寻求的。渴望不朽是人的真实本性,或者,难道死亡是可取的吗?世界所关注的知识是无知。尽管这一点是真实的,但即使在这里也可以看到人是如何建造一栋坚固持久的房子的,因为他想要稳定性。
有时,在一些无法控制的冲动下,人可能会说谎,但他会对此感到不舒服。
渴求欲望的停止,正是你的本性,那么就探索并钻研你所感知到的一切的根源吧。当你买衣服时,你会选择耐久的布料,它不会很快就穿坏;甚至这一点都表明了你寻求永恒的这一内在倾向。你的本性是渴望那如是(That which IS)的启示,渴望永恒,渴望真理,渴望无限的真知。所以,对于转瞬即逝的、不真实的、无知的和受限的,你并不感到满意。你的真实本性是渴求关于“真正的你”(what you ARE)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