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022-08-11    10'49''

主播: 每天读诗词

801 5

介绍:
王昌龄自幼便有着一颗报国之心,在他的诗中,有着许多对盛世景象竭尽全力、忠贞不已的歌颂。对盛世的信仰,正是王昌龄一生最坚实的信心、力量、理想和灵感的源泉,以至日后长期身处谗枉和沦弃之境,也难以改变。他青年时期到长安谋求发展,可惜未取得什么成效,于是他西出长安,投笔从戎,从此踏上了出塞之路。 或许王昌龄是盛唐最矛盾的边塞诗人了。在成为边塞诗人之前,他有一颗求道的心,二十岁时曾离乡学道,可是对太平盛世的渴望又让他怀揣了一颗火热的治世报国之心。在一段时间的学道之后,诗人终究没能熄灭自己内心的理想,于是开始了坚持不懈、广泛精心的研读诗书,终于一举及第,可所得到的官职却并不理想。诗人想通过再考的方式再进一步,然而尽管再次登第,他的官职却没什么变化。科场颇为得意,仕途却明显失意。或许诗人发现了并不是努力就有收获,世界的分配法则也并不是取决于一两次考试,随后又遭受了贬谪。失意的诗人变得放浪形骸,以消极怠工、意气用事的方式表达自己无声的反抗,以至于遭受了很严重的非议。 或许正是为了回应这些谤议,诗人在这首《芙蓉楼送辛渐》中,借助对朋友的嘱托表达了自己的衷肠。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中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梧桐、檐前铁马、池中残荷等琐物之上,而诗人却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 六朝诗人鲍照便曾诗写“清如玉壶冰”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而自从开元宰相姚崇作《冰壶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诗人在这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王昌龄的矛盾不止在入仕还是求道,他的作品中,既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言壮语,希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又在多篇诗歌中表达出了浓浓反战情绪。既有英雄本色,又有侠骨柔肠。下面,我们便来看看诗人那热血沸腾之后,所隐藏的柔情,一起来欣赏这首《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少女们穿着和荷叶同色的衣裙混入莲池中难察踪迹,听到她们的歌声四起才发现有人前来。 据说因为为张九龄鸣不平而得罪李林甫的诗人王昌龄被贬龙标后,某天在东溪的荷池邂逅了当地酋长的女儿阿朵公主,她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使他一见倾心,遂作此诗。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画面上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前两句,诗人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在一片绿荷红莲丛中,身着绿衣的采莲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画面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这些采莲女子如同荷花精灵一般,映入读者眼帘。 后两句“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紧承前两句而来。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不见踪影了,使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了一种若即若离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躇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 这首诗句与句联系紧密,意蕴深远,精雕细琢却给人带来清丽自然之感,可以看出王昌龄炼字炼意的高超技艺,对中晚唐的诗歌有着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