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著名诗人均交往深厚。因为擅长七绝诗,因此又被人称为“七绝圣手”。
盛唐四百七十二首七绝,王昌龄独占七十四首,几乎有六分之一。王昌龄在盛唐诗人中年辈较长,写作七绝时间也早,在七绝方面他与李白,也齐名是唐朝诗人中较早大量写作七绝并获得优异成就,独以七绝成为名家的。而七绝这种体裁也因为他及好友李白等人的努力,逐渐地流行开来。
不仅七绝写得好,诗人的边塞诗也是炉火纯青,下面,我们便先来欣赏一下诗人王昌龄最为著名的两首七绝边塞诗,首先是这首《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月亮照耀着自古修筑的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夫至今还没回来。
要是袭击龙城卫青和飞将军李广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胡人的马蹄踏过阴山半步。
这是诗人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诗人先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运用“互文见义”的手法,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前面我们所说的诗人高适在《塞外听吹笛》中“借问梅花何处落”一句的“梅花落”也是运用的此种手法。诗人在景物描写中加上时代关键词,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边关的战事不息,时间久远。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空间辽阔,进一步暗示了边关之争对人的影响,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为下文的感慨做好了铺垫。
诗人认为,要想摆脱这种痛苦的局面,必须依靠英勇有才的良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这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短短四行,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出了十分丰富的内容和内涵。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唐诗中,月光似乎是最能折射人情思的东西,诗人选取了月照关山这样一个经典画面,便清晰揭示了戍边战士的内心世界。复杂的内容熔铸在这短短的七言绝句之中,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除了出塞,诗人的《从军行》七首也是首首经典,我们先来看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
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调子,无奈这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
这首小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道尽了戍边将士浓郁的思乡怀亲之情。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 “烽火城西百尺楼”,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
“黄昏独上海风秋”,黄昏时候,倦鸟归林,万物息寂,最容易引发游子的思乡之情,诗经中便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看着这天地悠悠,牢落无偶,要如何能止住那随着阵阵秋风翻腾的思亲之情?
铺垫完视觉环境,诗人紧接着又加入听觉环境,为全诗增添立体感:“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像是亲人在呼唤,又像是游子的叹息。这缕缕笛声,对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的情,使环境更具体、内容更丰富了。诗人用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渡,巧妙而又自然!
诗末,诗人委婉地抒发了戍边战士的情绪:“无那金闺万里愁”。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交融在一起,更加突出了战争带给每一个普通人的影响。就全篇而言,这一句如画龙点睛,立刻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了。
这首七绝诗虽然是写戍边战士的愁绪,但融景于情,境界壮阔:“百尺”高楼、迢迢“海风”、“万里”“关山”,无不尽染愁绪,表现出巨大张力和强烈的感染力。
七绝从王昌龄起体制大定,表现手法也完全成熟。将七绝写得如此荡气回肠,淋漓尽致的王昌龄之后,中唐、晚唐七绝数量大大增加,仅次于五律,成为诗人们惯用的体裁之一,可见诗人对后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