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宁,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在「涛先生的日常」发布。
许是上了年纪的关系,也受周围环境影响,最近我也开始关注房价,有事没事网上看看楼盘。从北京到深圳,多省多地。南京也跟着看,虽然没想过以后定居南京。
我没被北京那惊天动地的一平米单价几乎等于南京诸多小白领全年年薪的数字吓倒,也没觉得南京这比宋仲基爆红节奏还快的房价上涨速度跟我有多少关系。我对房子,没有太多“人生大事一套房”的概念,假如一套房子和一次为期两年的出国进修机会摆在我面前,我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自我成长比房子重要,比婚姻重要,这是我的价值观。
看房子资讯的时候,南京扬子晚报一组南京购房摇号众生相的照片让我印象深刻。照片里男男女女,抱着孩子的,拿着手机的,捧着计算器的,眼睛瞪着滚动的号码。因摇出的号码而迷糊、失望、哀叹、无奈、兴奋、惊讶,愁的眉头紧锁和笑的龇牙咧嘴的各种表情,着实让看着电脑屏幕的我惊的目瞪口呆,他们都是勇者。
南京的房价真是归功于大量的外地人。安徽同胞为此贡献颇丰。北上广皆如此。既然那么辛苦,为什么非要留下来,这里有什么好吸引外地人的?我也常常问自己这个问题。房价那么高,工资说高也没房价高,扣除这交通、物价、房租各种生活成本,有时候活的还不如待在蚌埠的,没光鲜到哪里,却体累心累的更憔悴,为了什么呢?
原因不会是工作,工作哪里都能找。以老家为例,蚌埠也有不错的外企,同职能岗位蚌埠有些出的价格比南京都高。也不只是因为繁华,南京有的蚌埠渐渐都在有。去年我回蚌埠发现蚌埠也有了DQ,我还暗暗骄傲一回,蚌埠也有DQ了。大城市有的,也陆续在二三线城市登场。听闻蚌埠还打算建地铁,不知真假。如果是真的,我倒好奇如果蚌埠的城区面积也需要地铁,那这城市真是富的流油了。
我不在北上广,大学毕业那会儿错过了最雄心壮志天地不怕的精神状态,没有一鼓作气直奔标准一线大都会,因此现在蜗居南京,就有点高不成低不就的意思。可是时机一旦相对成熟,或者我突然来了点底气,我还是会义无反顾的奔向北上广。尽管传说中那里的地铁挤的可怕,竞争大的怕人,我也根本想都不会想要在这些魔都买房子。其实北京上海的地铁也没那么可怕,几年前我就特意找过几次早高峰和晚高峰的机会挤上海地铁,趟趟列车上的去,也没被挤变形。说竞争大还不如说自己胆小,试着挂了简历改了期望地北京更新了一下,三天内我接了5家公司招聘电话,里头还有央企。不过不提这些城市的房价,只看房租,交通成本,还是让远在南京的我觉得南京真是个温柔乡,这里生活成本跟那些地方比平易近人的多了。既然如此,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大城市呢?
以前年轻不懂事,给出很小资的理由——我要去一个城市工作,它必须得有地铁,有星巴克,有高岛屋,各种日式酒吧,有哈根达斯。吃的上海底捞和伊藤家。必须要有MUJI和宜家。可现在,南京有星巴克,喝的多了,也就那样。海底捞一年去个几次,口味确实不错,可火锅哪里都有它的特色。宜家逛着舒服,能买的东西除了枕头被子也没什么需求。用了MUJI的水吃了它的零食买了它的包,也就习以为常,逛都懒得逛。日式酒吧去年常去,生鱼片和辣章鱼吃多了也没了兴致。南京没有伊藤家,我也没吃过哈根达斯,连在心心念念的满记甜品好像对我也没那么大的诱惑。以前选择城市的理由好像都不存在了。
大城市还有什么吸引我呢?我想它不是物质,不是小资情调,不是华丽丽的餐馆还有早让我坐的审美疲劳的地铁了。重新想想,理由其实很简单,就是这里的人,就是和这里的人一同共事的体验,它吸引我。小城市会突然让人触碰天花板,听到的声音过久变的雷同。压力相对小的处境,很难自我发现不足和短板,容易麻痹,变的随遇而安。压力相对较大,不进则退,你只能想着进步、学习,没有自我感觉良好的优势和闲情逸致。这并不适合每一个人,可是它吸引很多去大城市奔波的人。
我在脑中有时回忆起《时尚女魔头》这部电影的结尾,纽约的第五大道,那么有魅力,吸引无数人去成就辉煌,或者碰撞的头破血流。有时候我在想,有些人就像种子,无论撒在哪里,都能生根发芽。选择大城市的艰辛不易,其实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态度,选择了你想和什么样的朋友相处。这跟“你能定居吗?你买得起那的房子吗?你迟早要甘心回来的因为你最终留不下来”毫无关系。没想过房子,没想过能不能定下来。因为没想过,所以也谈不上所谓怕过。有些主意,和物质无关。多贵的房子也买不来。你我在宇宙皆尘埃,只是有些人,他们想用自己的价值观活自己那份小小的不平凡,跟他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