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大师二月河
刘晓
惊闻二月河病逝,不胜唏嘘,不由忆起两次聆听大师讲座的情景以及和他接触的点滴。
2010年7月,在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术报告厅,坐在听众席上,我第一次见到了二月河。他中等个头,微胖,看起来不像名扬天下的大师,更像一位和气的邻家老头。他讲创作的经历,讲和三门峡的渊源。他讲的两次接受采访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次,主持人问他:“请问你喜欢金庸的哪些作品,不喜欢哪些?”他答:“不喜欢他的《碧血剑》、《连城诀》、《鹿鼎记》,尤其不喜欢《鹿鼎记》。”得知金庸表示喜欢二月河的全部作品,他在心里说:“早知道这样,我也说喜欢他的所有作品。”还有一次,一位记者问他:“德国有一位汉学家认为中国的作家都是垃圾。对此,你怎么看?”他答:“请你转告他,他也是垃圾。”记者补充:“可他对您推崇有加。”他讲:“那我前面说的不算数。”
二月河在讲座中提及自己的散文集《密云不语》,我专门买了一本。这是一本作者的家族史,读完这本书,我觉得二月河离三门峡离陕县,离我更近了。二月河是山西人,后来长期在南阳工作生活,但他无忧无虑的童年是在陕县的黄河边度过的。他曾在羊角山上撒欢,在黄河岸边摘枣,这里有他的启蒙老师牛转娣,也留下了他难忘的儿时记忆。书名密云不雨,满天乌云不下雨,比喻事物正在酝酿,一时还没有发作。多年前的人、事、生活,终有一天,会落成一场雨。“你的作品写的不是你,但你的作品里一定有你。”儿时的经历也在他日后的作品中留下痕迹。母亲所在的陕县公安局重犯牢房的见闻,日后改头换面成了《乾隆皇帝》里的大清牢房。
2014年6月,二月河受邀重回陕县,在陕县广播电视台的演播大厅为我们做了“情系陕县”讲座。那天,平日对衣着不甚讲究的我专门穿了套裙前去。二月河微胖的身材,头发理得很短,穿着黑裤子和白色暗格短袖衬衣,还是那样和蔼亲切。他不拿讲稿,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让我们见识了一位文坛大师的风范。
二月河对河南怀着别样深沉的情谊。他曾说,“我吃的是河南的米,喝的是河南的水。是河南的人、河南的文化滋养了我,我才拥有了我今日。”他祖籍山西的记者就有些吃味,问“你对自己的家乡是怎么看的?”他又讲,“我吃的是河南人的米、喝的是河南人的水,但是我吃的是山西的奶啊。”他解释说,“我这是说老实话。”听众都笑起来。我曾听过一句话“幽默是一种智力上的优越感。”那么二月河智商实在是很高。
黄河更是深刻铬印在二月河的生命里。他曾说,“我是太阳渡的孩子,就是黄河的儿子。”太阳渡就在黄河陕县段。二月河这一名字也来自于此。二月正值黄河凌汛期,河面冰封解冻,他讲“从太阳渡可以看到解冻的冰块像万马冰排一样,满黄河漂流都是,一泻而过,非常豪迈非常壮观这样一个景象。”所以在《康熙大帝》出版前夕,出版社要他起一个与历史体裁相呼应的笔名,他立马就想起了二月的黄河,所以起名“二月河”。他的帝王三部曲名为《落霞三部曲》,也来源于黄河。在他的笔下,黄河是这样的:“太阳快要落下去了,天上是半天红色云霞……整个大河波涛汩汩,闪动着无数金色的亮点……我走遍了千山万水,看过了无数的落日辉煌,即使是‘最美的’,也无法稍与太阳渡齐肩……”他在讲座中深情地讲述“真正二月河血脉里头涌动着波涛、涌动这种创作的激情,是从这一条奔腾咆哮的黄河,从我们陕县这个地方得到的灵感。”在作家看来,陕县当时的黄河和现在的形态不一样,现在的黄河是一种静态的黄河,当时整个黄河终年都是咆哮的,那是一条野性的河。
讲座中,二月河提到他的图书盗版很多,曾经有一位书商因为盗版他的《帝王三部曲》挣了些钱,带着礼物到他家中表示感谢。临走,他叮嘱书商多多盗版。他的赤诚坦率让我一惊。早在2008年,他曾在“两会”上提出减免出版版,降低书价,甚至应该给作家免税。他的提法,遭到了许多作家的反对。其实,在二月河看来,书价有些高,他只是想“让穷人读得起书”。面对各种批评,面对非议,他最终选择了不再争论。
二月河骨子里有着中国传统文人根深蒂固的家国情怀,作为党代表和人大代表,他深切关注国家命运。提起反腐,他说,以前杀鸡给猴看,有时杀猴给猴看都不行。他谈起封建社会的反腐,如武则天和朱元璋使用严酷的刑罚也不能制止腐败。为什么?因为反腐不能光靠杀人,要靠制度,靠文化。
讲座结束后,陕县新华书店的同志抱来高高一摞《康熙大帝》,让二月河签名,每一本,他都认真在扉页写下自己的名字。我拿出《密云不语》,他欣然提笔写下“刘晓,祝好,二月河,十四年六月“。签完名又和大家合影。无论是谁邀请,他都来者不拒。我本想和他单独拍张照,见排队的人太多,怕他太过劳累,就和作协的同志一起拍了两张合影。
讲座最后,有人问,以后有机会还会来陕县做讲座吗?二月河说,“一定会。”如今,大师已逝,这个机会是不会再有了。二月河走过了73年风雨历程,留下了光耀文坛的巨著。我们及后世都会记住他的不朽作品,记住他的赤诚正直,记住他的幽默睿智,记住他的宽厚谦和,记住他对黄河对陕县的一片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