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父母》第五章 第三节 赞助式沟通(2)

《教练父母》第五章 第三节 赞助式沟通(2)

2020-02-02    15'47''

主播: 王俊泉!

123 1

介绍:
《教练父母》第五章 教练父母的第二大法宝--太阳式沟通第三节 赞助式沟通(2) 一、探询聆听 通过对探询聆听的探讨,我们知道当父母能做到探询聆听时,在整个沟通过程中,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说“通情达理”,在充分的探询聆听的过程中,孩子会感受到父母对自己充分的接受,情绪得到释放,事情的来龙去脉得以梳理。探询聆听的关键是在于对孩子的所作所为的全然接受。在第三章我们专门讲过接受的重要性,只有接受了,我们才有机会去面对并作出调整。 请注意,在探询聆听的过程中,贯穿始终的是一切求证的态度和真诚相待的态度。即在沟通中,注意探询聆听的注意事项,尽可能运用疑问句来回馈。如上述案例“我听到你说你很讨厌你们老师?”当我们使用疑问句时,是求证的态度。当我们以求证的态度来与对方交流时,就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形成新的冲突,因为父母是问的,如果对方认同就会顺着继续沟通,如果不认同,也会明确提出来,这也是我们避免被黄金床框住的一个很好的方式。所以,一般当父母相信自己对孩子所说的话的认知是符合孩子所讲的,而且孩子也能够接受积极聆听时,可以尝试以下的句子:你的意思是……从你的观点来看…… 似乎对你而言……以你的立场来看 ……如你所看到的……你想·……你相信……我听到你说…… 我听到的是你 ……你是因为…… 等以 “你”来开头的问话;而当父母不太确定自己是否真的听明白孩子所说的时,可以尝试以下的回馈模型:我在想,是否…… 我感觉你好像…… 我不太确定你的意思是不是 ……或许你觉得…… 我听到的是这样, 不知道事情是不是这样,你…… 如果我说错的话,请纠正我,是否 ……让我想想,如果我了解的话,你 ……总之,以“我”来开头的问话,通过这样的语言模式,你在向孩子表达的是“这个是我的理解,如果有不符合的地方,请告诉我”,于是孩子会感觉到更轻松,也更愿意来交流。 同时,如果我们确实认为如果是自己碰到和孩子同样的课题,也会有同样的情绪,你就可以采用“如果是我,我也会伤心 ,愤怒......”这样的语言模式来回馈孩子,而如果你并不认同孩子的某些行为和情绪,你就可以采用之前所分享的“接受的五个维度”(情绪、动机、接受可以接受的部分、从对方的角度来接受、从未来的可能性来接受)表示你的接受。 记住,接受并不等于认同。你的表达同样是真诚的。 如“是的,我看到了你的伤心;我理解,你认为你们老师很混蛋;从你的角度来看,他确实太过份了”等等。 当然,最重要的是,在面对孩子时,你能把自己的想法、念头与所发生的事情区分开,看到事情的本质,而不是经由自己的想法、念头把自己牵扯进去。 这就为下一步“厘清需求”作好了充足的准备。 二、厘清需求 人们在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需求,如阳光、空气、食物、水、房屋、金钱等满足生存条件的需求, 也有需要妻子(丈夫)、恋人、孩子、朋友这类人际关系的需求。 当我们为这些需求而努力奔波、争执纠缠时,却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就是这些根本就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我们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呢?在天津讲课时,一对夫妻来找我,说:“我们来自农村,大学毕业,在这个城市打工赚钱,努力奋斗到今天,从没有房子到有房子,从50平方的房子到300平方的别墅,原以为这样我们就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了。可今天,我们一家三口回到家,尤如三国鼎立,各回各的房间,连基本的交流都没有,更别谈幸福了。” 这是今天几乎每个成人都有的心理路程。 一方面,我们相信通过考学能得到好工作,好工作能带来好的收入,好的收入能带来好的生活;另一方面,我们自己的生活体验却告诉我们这条路并不是必然的,不是一定会这样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一、是我们大部分人都忘记了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真的需要房子、金钱吗?我还是需要房子金钱带给我们的某种感觉呢?如有价值感,安全感,自由感,成就感,富足感等。我们发现,只需这么一问,我们都明白我们真正所需要的是这种感觉。同样,我们之所以需要恋人、孩子、朋友等,也是因为通过这些人,我们可以感受到爱、喜悦、幸福、满足、尊重等感觉。 我们渴望这份感觉才是我们大部人真正需要的。 原因二、是我们误以为通过房子、恋人、别人对我的肯定等 一系别的人、事、物可以得到这种感觉。把得到良好感觉的希望放在外在的人、事、物上,却没看到良好感觉来自于自己的内在。正如上述例子中的这对天妻,当还很贫穷时,认为不幸福的原因是贫穷,于是通过努力奋斗,寄希望让自己有钱后变得幸福,结果有钱了却发现并没有得到幸福,甚至还不如没钱的时候。这也是很名父母看到孩子情绪不好时,立刻想解决事情的原因,因为我们根深蒂固地认为是那件事,那个人,那个行为让我们情绪不好的。真相当然不是。(见第二章)恰恰是我们的情绪感觉决定了我们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事、物。(请观看影片(《吸引力法则》) 厘清需求,即是指引导孩子看到遇到的那个人、事、物背后,自己内心深处的真正需求是什么。如上述案例中,小杰开始以为自己需求的是“同学不再扔他的文具盒”,通过一步步询问,才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内在的高兴、尊重、智慧。当他发现自己需要的是这份感觉时,首先他就容易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处在这种感觉之中,并智慧地找到解决办法。我在一所小学作辅导时,一位五年级的男生强强气呼呼地来找我。通过探询聆听,了解到他认为老师不公平,他和同桌打架了,明明是同桌先挑起的事端,而且他的手还被抓伤了,可老师对同桌只是“轻轻”说了两句,对他却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他很愤怒,也很委屈,他不想上课了,他想把同桌再打一顿。 充分地聆听之后,我开始与他探讨他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我:你觉得老师不公平,想把同桌再打一顿? 强强:嗯! 我:噢,你打同桌是为了什么? 强强:再打他一顿我就不生气了。 我:噢,你不生气了,那你想要的是什么? 强强:我就不生气了呀,反正老师己经批评我了,大不了再被批评一顿。 我:我听到你说不想要“生气”,可你并没告诉我,你要什么呀。而且你确保老师再次批评你时你不生气吗?(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说出不想要的,却不清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强强想了一会儿:我还是会生气的。我就是不想这么生气了,我想我如果再打他一顿,我就会高兴了,我心里就平衡了。 我:现在我明白了,你是想要平衡,这样你就高兴了,是吗? 强强:是,我就想出口气,这样我心里就舒服了。(舒服、平衡、高兴是强强真正想要的之一) 我:很好,那你现在来思考一下,除了打同桌一顿,再挨顿批,甚至请家长这个方法之外,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让自己心里平衡、舒服、高兴呢?(开始能量创造) .... 刚开始强强以为自己要的是把同桌再打一顿,不生气了,通过厘清的过程,慢慢清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这个行为背后的一份感觉,即“平衡、舒服、高兴”。当他是基于为了 “平衡、舒服、高兴” 来提出解决办法时,想出的方法往往都会是能提升自己智慧和能量的,而且经过此事,对自我的接受度会得到提升。 在厘清需求时,要注意的是: 第一、在整个厘清需求的过程中,继续保持探询聆听,全然专注到孩子本身,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全然的接纳; 第二、在厘清过程中,首先问孩子“通过这件事/你想采取这个行为/你要这么去说,等于把孩子的想法作一个简单概括,你想要得到什么?”其次,注意区分对方说的是自己不想要的还是想要的,如上例中“不生气” 是不想要的,而“平衡、舒服、高兴”才是想要的。 如果孩子说不出自己想要什么,就反复问他:当你这样做时/当得到这个结果时,你的感觉是什么?这个感觉是你想要的吗?一定要记住,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一种感觉,而不是某个人、事、物。举例:如果你做这件事情,透过这件事情你想得到什么呢?(只要说出来的不是感觉),不想写作业想得到的是什么呢?... ...想得到的是什么呢?... ...之后你想要得到的是什么呢? 因此,通过不断探询,请孩子找到他真正想要的那份感觉是什么。引领他自己看到的真相:他所要的到底是那份感觉还是那个行为?这样,需求就清楚了。孩子要的感觉往往就是快乐、尊重等,通过提问让孩子不断看到和认识到他想要的价值感觉。由于每个人对达成快乐的方式会不一样,即达成快乐的规则不一样,往往是在规则上冲突而不是在精神需求上有冲突(详见冲突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