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读|当痛苦不期而至(熊培云)
电影开始给了我一种沉闷的印象。我相信,如果是在二十年前,我可能没有耐心看完它。而时至今日,我对人世间的事情了解愈深,就愈能置身其中,并理解他人不幸的命运。
李·钱德勒是一个生活在波士顿底层的人。有一天,他接到一个电话,必须回老家“海边的曼彻斯特”(这是一个真实的地名)为自己的兄长奔丧。
对李·钱德勒来说,命运是残酷的。生活中的一次疏忽(严格说不是个体选择),让他家破人亡。两个女儿死于火灾,妻子因为无法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离开了他,而他也无法原谅自己。在警察局自杀未遂后,李远走他乡,孤独地生活。
影片中暗含的两组对比关系,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李·钱德勒的命运。
一是李·钱德勒与妻子面对苦难时的不同态度。
相较于丈夫,妻子兰迪不仅较早地走出痛苦,重组家庭,并且再次生儿育女。而李似乎宁愿选择孤独终老。所以他对任何试图与其搭讪的女子都置之不理。一场大火毁灭了他美好的一切,痛苦便成了他得到的唯一“补偿”。这是一种微妙的心理感受——当钱德勒紧紧抱着痛苦不放时,他的孩子就仿佛永远和他生活在一起。
二是李·钱德勒与侄子帕特里克·钱德勒对生活的不同态度。同样是出生于海边的曼彻斯特,前者因为过去太沉重,所以总想着逃离,他对这里的生活完全是悲观的;而后者却一刻也不想离开这里,因为这里有他的乐队、两个女朋友、港口和船……当命运将两个人放在一起时,一个人想的是结束自己的生活,另一个人想的是开始自己的生活,影片因此形成某种张力。
而此时的帕特里克·钱德勒,何尝不是年轻时候的李·钱德勒?
我们的一生注定在欢乐与痛苦之间摇摆,但是频率并不相同。这种区别同样表现在上述三人的生活之中。
《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一则生活寓言,它打动我的还有关于救赎的内容。而帮助李·钱德勒完成自我救赎的正是他的侄子帕特里克·钱德勒。帕特里克需要李父爱般的帮助。一个拒绝生活的人照料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尽管这是前者一直试图拒绝的,但他也因此获得了某种安慰。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电影《宵禁》。一个正在自杀的人,因为接到妹妹的电话停止了自杀。电话那头,妹妹因为外出,希望哥哥帮她照料九岁的女儿。
人是需要在人间烟火中生活的,那里有一种叫责任心的东西。在关键时候,它会像缆绳一样将人从绝望之海中引渡上岸。这不是电影教给我的,而是我的人生经验。
最后说说风景吧,这也是《海边的曼彻斯特》的一个看点。只是,我所关注的不是帆船和港口,而是新英格兰地区的风雪。
当李·钱德勒站在窗口看雪的时候,我看到的是大雪让每个人陆续回到自己家里,各自照顾好自己的命运。而人终究是孤独的,即使在同一个家里,命运也各有不同。
(摘自《意林·原创版》2019年第7期)《读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