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光明,人生才会光明
诗意文化品牌 为你读诗
《答聂文蔚》
作者:王阳明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求天下无治,不可得矣。
古之人所以能见善不啻若己出,见恶不啻若己人,视民之饥溺犹己之饥溺,而一夫不获,若己推而纳诸沟中者,非故为是而以蕲天下之信己也,务致其良知求自慊而已矣。尧、舜、三王之圣,言而民莫不信者,致其良知而言之也;行而民莫不说者,致其真知而行之也。是以其民熙熙皞皞,杀之不怨,利之不庸,施及蛮貊,而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为其良知之同也。呜呼!圣人之治天下,何其简且易哉!
关于作者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浙江宁波余姚人,我国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若提起中国的“心学”,哪怕不甚了解,也知道有一位被评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心学宗师,更是被称为五千年以来的“圣人”之一,他就是王阳明。以王阳明的一生而言,从“天才少年”到仕途失意,被贬,在跌宕起伏中,于“龙场悟道”,才以心学顿悟,重新认识自己。
这篇《答聂文蔚》是王阳明回复友人的书信,通篇掷地有声,慷慨激昂,言之深切。先生写道:时至当下,还有很多人不理解心学,并不认同他的观点。但他就像诸多大师一样并不期盼传名千载。天下之大,岂能让每一个人都相信自己?倒不如有一个知己能真正理解自己。
圣学之道,就在那里。让全天下的人相信,也不为多;但就算只有一个人相信,也不为少。世间纷争杂乱,一盏启明灯,也会照亮孤独的长夜。
先生说:“人,即是天地之心,天地万物与我原本是一体。百姓生活艰难,遭遇残害,不就像是疾病疼痛在自己身上一样吗?不明白切身的疼痛,是因为没有明辨对错之心;如有一颗是非之心,不用思虑便能知道,不用学习就能拥有,这就是所说的‘良知’。自古以来,无论圣人还是愚者,‘良知’一直都存在于人心。”
孔子认为人本性是善良的,王阳明延续了“性本善”的理念,提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四句教。
黑白是非之间难以准确界定,世事岂能以一己之见一言定论。人在生命之旅中难免迷路,心在修行之中也会摇晃不定。“良知是心之本体”,叩问心弦,以“知”为理论,以“行”为准则,遇事磨练,相辅相成。良知虽是人人都有,但并不是人人皆具备同样的道德修养,因此,“致良知”便是“修心”。
以“人生第一等要事应是学做圣贤”的王阳明,其一生的智慧凝结为《传习录》一书。“传习”一词源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我们学习了阳明心学的智慧,更应该于“事上磨,心上修,尘中炼”。
《传习录》中提出“凡知觉处便是心”,心并不只是身上的一块血肉,感知“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能知能觉”的才是你心灵所在。
提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合一,两者不可分割。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学习的目标。
提出“七情顺其自然之流行,皆是良知之用,不可分别善恶,但不可有所着”,人的七种情感是良知发挥作用的表现,不能将其分为善恶,但不可执着其中任何一种情感。
《传习录》作为一本哲学著作,记载了王阳明及门人弟子间的的语录和论学书信,而这篇《答聂文蔚》则充分展现了王阳明的为人处事之道及志向。
现如今世界动荡,不少人陷入精神困境,一如王阳明贬至龙场,当时他常常问自己:“如果圣人遭遇困境,在此情此景,会怎么做呢?”其实,我们的内心一切具足,只需所有的力量去内心寻找,专注当下的行动和努力,只做好自己的本分之事,不计较结果,才能做到事事皆顺利、心境透明。故此,王阳明说:“越是慌乱时,越是修心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