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孤独一半庸俗的人生才最嗨

一半孤独一半庸俗的人生才最嗨

2017-07-05    15'19''

主播: 向日葵的等候

61 3

介绍:
一半孤独一半庸俗的人生才最嗨! 作者:杨熹文,2016年亚马逊年度新锐作家 生命中的前二十三年,我一直想找个地方操练孤独,每每身处于热闹的情境,我就有种“赶快逃离”的生理反应。人群中的热闹和父母吵架时的音律很像,不避开,就没有属于自己的安生。 后来去了异国,如愿体会了生存的孤独,最初几年,我把生活过得密度极高,也相当孤独,一个人吃饭睡觉打工写字,把灯红酒绿推的远远的,又偏巧是很穷很穷的少年,我和行李箱不断磕出新的伤痕,城市霓虹也把我避讳得深深的。 孤独到了最深处,就是无助,亲情和友情的热闹都留在另一个半球上,生命变成一个黑不见底的洞,向里丢进快乐,它全部吸进去,向里丢进烦恼,它给你二倍的回音。 无助到了极致,就成了一件危险的事,或变成绝望,或变成救赎。亲眼见着无助的姑娘随便抱紧什么男人去寻求安全感,也看见一同奋斗的朋友忽然就拉着箱子掉头了。我哭过委屈过埋怨过,最后擦干眼泪鼻涕,抱着叔本华的哲学小心翼翼得读,“人生在世,要么庸俗,要么孤独”,这是我那些年认定的真理。 后来人说“这不过是一个以抨击玩弄女人为乐的所谓的哲学家,一个贪婪任性的人,他懂什么是孤独”。我微微讶异,阴差阳错,模糊的哲学竟给了我清晰的人生。 那些一个人的过去都被孤独填满,穷着忙着,刻意和昂着头走的人保持着距离,转身疯狂地读书写字,用了卧薪尝胆的力气。从孤独的收获中持续输出着价值,到底让我感受到了踏踏实实的进步。 后来自是养成了孤独的习惯,即便和彼得哥在一起后,我每天也一定要为自己安排出独处的时间——人生要有村上春树似的小确幸,还一定要有村上春树似的孤独 ——躺在客厅的懒人沙发上,让暗下去的天空做背景,放上舒缓的钢琴曲,慢饮一杯辛辣的好酒,理查德·耶茨的文字,穿越50年岁月摊在面前,窗外忽有鸟陡起翅膀,恍惚间有了错觉,原来201x年的人间,还有世外桃源的存在。 身边朋友总是说,“真羡慕你一个人独处也不觉得闷,像我必须有热闹才能活下去,做什么事都要扎到人堆里。”孤独确实是很好的能力,无论用来发展自我,还是用来品味生活,远离人群的美妙就在于,你可以慷慨享用自由,大大方方地做自己。 动图 然而孤独的好处,我近来对它的看法却有了些许改观。人近三十,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挥不去脑中一个八面玲珑的形象,就像亦舒笔下的女子,她们聪明,骄傲,有好的学历和干净的人脉,只要穿着八厘米高跟鞋出场,来一段冰雪聪明的开场白,半个城市都愿意满足她的要求。 因为去年开始做代购,从零开始的小生意,不得不拿起电话预约,极力争取尽可能多的与本地公司负责人见面的机会。我这个习惯了远离人群的人,常久不与社会接触,最初自是很头疼“建立网络”的必要,然而逼着自己穿着体面,敲响那扇门,发现自己认真起来,竟然也有很擅长交际的一面:侃侃而谈之后的握手成交,让我有了从未有过的对投身社交热闹的渴望。 原来人的性格也会随着年龄变化,我自认为一辈子做个孤独安静,不争不抢的人,看着如今自己的内心,一半诗和远方,一半野心勃勃,那是去往三十岁的路上水火交融的战场。 很长时间都在为选择哪一种人格而焦虑,孤独时向往编织人际关系网的热闹,热闹时向往独自饮酒看书的安宁。我和朋友讨论这种矛盾,竟发现如今如此平静睿智的朋友,也有过同样的忧虑,“是做个诗和远方的人,还是做个社交达人?” 我急急追问,到底该如何选择,朋友缓缓地说,“你的生活不会一直经历同一个主题,需要孤独的时候就孤独,需要热闹的时候就热闹,去经历,而不是选择。你知道自己拥有孤独的能力,也确保自己有投身热闹的勇气,能够在其间切换,这就足够了。” 想想我们大多数人常常活得焦虑,大概就是没有认清,人生并不是一道数学公式,我们不一定要做出什么确切的选择。 十八岁的时候我迷茫,二十三岁的时候我叛逆,二十五岁的时候我孤独,二十七岁的时候我抑郁,现在二十八岁了,好像摸出了生命的规律,我们每几年就会进入不同的阶段,过程也许总是烧脑焦心,但这是必经之路,去经历,而不是选择,结果亦不会太坏。 我一个人在屋子里温习孤独,手中的书翻了几页,就变成静止不动的思索。不知坐了多久,窗外已漆黑一片。 彼得哥的声音响起来,“还去不去看电影啦——” “哎,就来啦—” 外面是灯火通明的生活,有汤姆·克鲁斯的新电影,有两块钱一包的炸薯条,有待结识的朋友和未走过的路,我起身,像曾经投身孤独一样,去接纳新的热闹,而我内心终于不再焦虑,为这在世外桃源与热闹尘世间的,自如的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