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中汉水》蔡其矫
两岸的丛林成空中的草地;
堤上的牛车在天半运行;
向上游去的货船
只从浓雾中传来沉重的橹声,
看得见的
是千年来征服汉江的纤夫
赤裸着双腿倾身向前
在冬天的寒水冷滩上喘息.....
艰难上升的早晨的红日,
不忍心看这痛苦的跋涉,
用雾巾遮住颜脸,
向江上洒下斑斑红泪。
创作背景
1957年末,当蔡其矫乘着一只火轮沿汉水逆流而上,发现这条从北到南的大江“两岸相当荒凉”的时候,他写下了这首《雾中汉水》,描写了不繁荣的汉江两岸疑滞的风物。
文学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写的是作者在船中所见。好似摄影中的全景,在苍苍茫茫的背景上,勾勒出宛在半空的牛车与茸茸草地似的莽莽丛林。枯水季节水浅岸高的特殊条件和雾中的环境使本来应当在视平线下的“两岸丛林”化为“空中的草地”、“堤上的牛车”升在“天半运行”,视角的变异使得熟悉的景物产生一种陌生效应,便构成了这两句诗的一种全新的审美境界和情致。这种审美境界和情致,不是诗人主观创造的,而是诗人在生活中的独到观察和提炼。诗的第三行到第八行虽然也是作者的船上所见:在朦胧的雾气中,沉重的摇橹声进入诗人听觉,千年来与奔腾不息的江水抗争的纤夫,仍然赤裸着双脚,在严寒刺骨的冷水滩上一步一步地移动。但作者选择这样的细节,并赋予形象这样的沉重感,显然倾注着诗人强烈的主观情绪。眼前景物的沉重形态,和当时作者对现实的沉重感受,二者叠合在一起,意与象交融,使这个形象超越了事象本身的描绘,包容着更广阔的历史内涵和社会内涵,具有一定的暗示性和象征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