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岱山草木画像》之《滨柃》作者:祁云枝 朗诵:海之魂

《为岱山草木画像》之《滨柃》作者:祁云枝 朗诵:海之魂

2022-12-02    09'36''

主播: 韩海之魂

135 2

介绍:
为岱山草木画像 作者:祁云枝 朗诵:海之魂 岱山风光美,入眼皆景,俯拾皆画。 这里,我想尽力描摹一下岱山岛上的草木。对于一个生活在大西北,终日与草木打交道的人来说,即便是站在大海边,我的视线依然易被草木牵引。 前年夏末,一趟蓬莱仙岛之旅,我结识了一批可爱可敬的海岛植物。不同于内陆,这些向海而生的绿色生命,在面对盐碱、海水、海风和沙粒肆虐时显现出来的坚韧顽强与睿智,都如同身边的大海,自带光芒,并且充满了奇妙的张力。 这些草木,经由我的眼睛,已扎根在心里。 滨柃 在岛礁燕窝石笋处,我第一次遇见了滨柃。 它们伏低“躲”在一块块石头缝里,“躲”在刀刃似的岩壁上,墨绿色,瓜子样厚硬的叶片,齐刷刷地顺着枝条往一个方向靠,这让滨柃的模样从外观上看起来颇有些倔强。个头矮点的滨柃,外形俨然男子专门去发廊理的板寸,个子高点的,则像是梳了个大背头。 八月的阳光白花花地洒落下来,阵阵海风撩起我的长发和衣裙,表达着热情地问候。再看滨柃,孤傲地屹立于石头缝里,骏逸,圆融。在它的枝叶上,我突然看到了海风的形状,有黄山迎客松的神韵。不远处,雪浪横飞,海鸥回旋,一道道白色的海浪从远处铺排而来,在沙滩上花朵般绽放又凋落。 遇见的滨柃多了,发觉礁石上的“大背头”,更像是一面面旗帜。这些绿色的旗帜与身旁黝黑嶙峋的礁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海岸岩中木,缝中绿意生。滨柃虽不多,但它的绿意已将海岛点染,仿佛所有生命的音符都被激活,正在合作上演一场动听的交响。 老同学是岱山本地人,她说滨柃靠海一侧的枝叶,因为长期受大风和盐雾危害自然退化,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海岛植被的特色——“风成冠型”。这样说来,滨柃的理发师,是海边的大风和盐雾。 想起在舟山市区,我也看到过呈旗状的植物,一排排行道树集体歪向了一侧,自然,那也是海风的杰作。的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一方树。 沿生长着滨柃的峭壁至礁石群,极目东海,归帆点点,海涛拍岸声声。低头,发现岩缝里的一株滨柃正在开花。拨开浓密的枝叶,滨柃花扬起了笑脸,淡淡的花香飘进鼻孔。滨柃的花朵很小,白色的五瓣花聚合成钟形,吊挂在枝条的一侧,羞涩、宁静、温润。 想起童话《海的女儿》里描述的海水“如矢车菊般湛蓝,如水晶般清澈”。眼前的海水,呈现出的白色质地恰如滨柃洁白的花瓣。花朵、海浪、阳光、海鸥,因了同一种颜色被关联起来,真是美好的相遇。 在沿海一家植物研究所工作的地主同学说,这些年她一直致力于滨柃的研究与推广。说起滨柃,老同学打开了话匣,如数家珍。 “你也看到了,滨柃身处岩滩石缝里,生境严酷。加上个头低矮,种子上无毛无翅无钩,又是雌雄异株植物。按说,如此天不时地不利,滨柃的种群规模该越来越小,遗传多样性也会越来越弱。然而事实是,滨柃年复一年地顽强生长在如此恶劣的岩滩上,一点儿都没有濒危的迹象。” “我们用ISSR分子标记研究了滨柃在舟山群岛的种群遗传结构,结果很让人欣喜——不同岛屿间滨柃的种群居然发生了个体交流。而它的邻居‘全缘冬青’和‘红楠’,都未发现这种状况。” “你知道为什么吗?”老同学自问自答,语气轻而笃定:“这正是滨柃生存繁衍的智慧。也应了那句:上帝给它关上了一扇门,又打开了一扇窗”。 原来,生长在岩滩海边的滨柃,果实成熟后,种子随海水漂移到附近的岛屿安家落户,生儿育女,继续以种子漂移的方式,在岛屿间播种繁衍,海水架起了不同岛屿间滨柃基因交流的桥梁。也正因如此,滨柃在舟山群岛间得以稳定扩繁。滨柃的邻居全缘冬青和红楠,就没它这么幸运,这些植物的种子,经过海水浸泡后,几乎全部丧失了萌发能力。 老同学说,他们这些年一直在沿海的港口码头、滨海公园、沿海风景林中推广滨柃。乡土植物滨柃的优点实在多:耐盐碱、抗风浪、耐贫瘠…… 是啊,滨柃们善于用纤细密集的根系,牢牢地镶嵌在岩石壁缝里,以海风的姿势,在悬崖峭壁上唱响生命的歌。 滨柃,亦如这爿岛屿上生活的岱山人,坚韧智慧地在海浪飓风中拼搏。 我一直认为,草木也是海岛的灵魂。一个岛屿,只要有草有树,就有文化、有历史、有故事。 岱山岛上的滨柃,正是这样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