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之声第47期(大师的秘密:给孩子的极大愉悦与满足)

海燕之声第47期(大师的秘密:给孩子的极大愉悦与满足)

2015-11-16    14'33''

主播: 明日重生

169 0

介绍:
大师的秘密:给孩子的极大愉悦与满足   身为爸爸妈妈,总难免有时会遭遇孩子类似这样“无理”的要求:请你把月亮拿下来给我!——面对这样的要求,你会如何应对呢?      多数情况下,我们很可能会把双手一摊,对小宝贝说:摘星星、拿月亮么,这可实在是没办法的事情啊!更为实际的家长可能还会抓住这样的机会,试着为孩子上一堂关于月亮和星星的天文课。      但你会不会爽快地说“好啊,我这就去把月亮拿下来”呢?      詹姆斯•瑟伯在1944年初版的《公主的月亮》中展现了经典的一幕:小公主渴望得到月亮,抑郁成疾,向来呼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国王也无能为力,众位大臣更是一筹莫展,只有小丑试着去探问这小女孩的真实心思,送上一枚小小的月亮饰物便满足了公主的愿望,终于皆大欢喜!      这样的故事似乎在暗示,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往往在自寻烦恼,并不真正懂得孩子的心理,也并不擅长与孩子沟通交流。      不过读罢这个故事我仍然隐隐有点不服气:假如孩子真的非要那个天上的月亮不可,那又如何是好呢?      在艾瑞•卡尔的《爸爸,我要月亮》(初版于1986年)的故事中,我们见识了另一种回答,而作者正是那种敢毫不犹豫地说“我这就去拿月亮”的图画书大师。      卡尔的故事里只有四个角色:女儿、爸爸、猫和月亮。本来还可以简单到连那只黑猫都不要的,但画家自己太爱猫了,生活在哪里都要与猫相伴,所以对他而言,在这样一个追求圆满的故事里是不能没有猫的。      好,闲话休提,且看那位爸爸,二话没说,扛着一架长长的梯子出发了。你也看不出那梯子到底有多长,即使把两个对折的对开页翻开也看不到头尾。这样的梯子,正好可以搭在高山上(这高山尚且能看到山顶呢),另一头搭到月亮上。爸爸爬上月亮,那家伙实在太大了,你必须把中间的折页彻底翻开才能看到全貌!        爸爸很客气,跟月亮商量邀它去和女儿玩;月亮也很客气,说不妨等自己渐渐变小后再请爸爸带下去。爸爸依言等待,终于等到月亮变得大小合适了,这才拿着月亮,从天梯上慢慢爬下来。然后对女儿说:“拿着,我帮你把月亮拿下来了。”   这一刻,真是值得所有孩子和大人欢庆的时刻!只要愿望足够强烈,只要爱足够深沉,似乎终有如愿以偿的办法的。——真的吗?这与其说是一番道理,倒不如说是一种美好的信仰罢。      显然,《爸爸,我要月亮》只是童话。不过同样是童话,有的人喜欢多掺入一些知识、道理与寓意,有的人则更渴望保持其单纯,甚至是看来毫无意义的荒诞的单纯。艾瑞•卡尔看来是倾向后者的。他自写自画的图画书,通常有这样几个特点:图画的风格非常明显,几乎一眼可辨;故事线条简单,很少复杂的跌宕起伏,但总会有那么一瞬间的惊喜;故事的寓意好像多少有一点,但基本可说似有实无;故事里多少有一点知识性,但趣味多于严谨;图书的设计往往带有很强的游戏意味,书的整体感觉更像玩具。      可能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些特点,卡尔的图画书并不容易受到学院派研究者的重视,因为他们实在找不到多少值得研究和评说的地方;而由于这种图画书的好玩之处往往是因为它们更像玩具,各大奖项的评审委员也觉得不必将图画书大奖颁发给他。但这并不妨碍大小读者们的深深喜爱。      与绝大多数插画家不同,艾瑞•卡尔是一位非常热衷于演示自己创作过程的画家。在他的官方网站能找到对绘画过程描述详尽的图片,在电视访谈中他也很喜欢一边说一边画给你看。他觉得自己的创作技法没有什么可保密的,甚至觉得简单到连小孩子都可以一学就会的程度,不信你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来试试。不过在录像中看着他绘画的确是一种享受,就是那么简单地铺上一层纸,然后拿起画笔和颜料在上面涂涂抹抹,再随意地剪剪贴贴,眼前就出现了一片美丽的世界和几个生动的形象。   可是如此简单的故事、看似随意的插画竟然真的能打动读者。一位出版界的前辈朋友对我说,她之所以选择做图画书,就是因为忘不了第一次读到《爸爸,我要月亮》时所产生的深深的震撼。另一位朋友的四岁男孩,第一遍听完这本书,就立刻激动地跑到阳台上到处找东西,问他要找什么,他说:要帮爸爸找梯子!      我深信,奇妙的书会产生奇妙的力量。可是这奇妙的力量到底从哪里来呢?我也不知道确切答案,但这恰恰是最让人着迷的地方。      在一次访谈中,艾瑞•卡尔说在创作中他总是试图愉悦心目中的那个孩子,换句话说,就是让曾经是孩子的自己获得极大的满足。这从他的作品所唤起的单纯而强烈的快乐中可以找到例证。这种快乐很可能源自卡尔独特的童年经历,不过那又是一个长长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