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树
作者:三毛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流浪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
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
为了宽阔的草原
流浪远方,流浪
还有还有
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为什么流浪远方
为了我梦中的
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流浪
记得杨恕老师说过一句话,诗歌要按散文读,我觉得这首诗歌尤其是这样。三毛在借助橄榄树向读者倾诉她的心路历程和精神世界。三毛对流浪、远方、归途、过去和未来的理解,都写在了这段文字中。橄榄树的生命力极强,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生存环境,是坚强,希望和生命的象征。而三毛自己就是那棵执着于追求梦想的橄榄树,内心孤独苦闷,但仍然坚持不放弃。所以在读的时候把自己化作三毛,多一些倾诉,讲述的感觉是不是更合适呢?
最近听到一个网络热词“沉浸式”,就是做事情进入“忘我”的状态,全身心地投入,仿佛置身于其中。读橄榄树也需要“沉浸式”。[呲牙]
———燕剪春风导师
各位老师,晚上好!为了更好的向老师们学习,我听了郑老师的赏析,又查了相关资料,据《橄榄树》演唱者齐豫回忆:《橄榄树》原名叫《小毛驴》,第二段的原词是“为了天空的小鸟,为了小毛驴,为了西班牙的姑娘,为了西班牙的眼睛”,描写的是对自由的渴望,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同时也凸显了三毛的西班牙情节,只不过曲作者李泰祥觉得这段歌词不工整,把歌词改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作为电影《欢颜》的主题曲,这首歌以古典的旋律营造出一股淡淡的乡愁和忧伤的情绪。三毛也说过:李泰祥先生要我写一些歌词,我一晚上写了九首,其中一首就是“橄榄树”。因为我很爱橄榄树,橄榄树很美,我丈夫荷西的故里在西班牙南部,最有名的就是产橄榄树。我要声明一下,现在的橄榄树和我当初写的不一样,如果流浪只是为了看天空飞翔的小鸟和大草原,那就不必去流浪也罢。
“诗无达诂”,不管是对荷西的思念还是对家乡的思念,我觉得以淡淡愁情为基调应该不会错的吧?
——天地一沙鸥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