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第六》  5则(12-16)

论语《雍也第六》  5则(12-16)

2024-03-29    03'22''

主播: zkm🍘一路同行

229 0

介绍:
朱康美   2024  03  25 诵读《论语》   第30天 雍也第六  5则(12-16) 【原文】          12、冉求曰:“非不说[月yuè]/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汝)画。”            13、子/谓/子夏曰:“女(汝)为[维wéi]/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14、子游/为(维)武城宰,子曰:“女(汝)得人/焉尔乎?”曰:“有/澹[谈tán]台/灭明者,行[xíng]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眼yǎn]之室也。” 16           15、子曰:“孟之反/不伐,奔[bēn]而殿,将[姜jiāng]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16、子曰:“不有/祝鮀[tuó]之佞[nìng],而有/宋朝[cháo]/之美,难[nán]乎/免于/今之世矣。”     【释义】         12、 冉求说:“不是我不喜欢先生的学问,而是我的能力不足。”孔子说:“能力不够/的人,可能是走到半路/才放弃,现在你是自己/划定了一个界限,不肯前进。”         13、 孔子对子夏说:“要做德才兼备有担当的君子儒,不要做/养家糊口的小人儒。”        14、子游/做了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里/得到了人才没有?”。 子游回答说:“有一个叫澹[谈tán]台/灭明的人,他处事行正道,不为(位)公事,从不到我的房间里来。”          15、 孔子说:“孟之反不夸耀自己。败退时,他负责殿后。快进城门时,他鞭打着马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跑得不快。’ ”          16、孔子说:“如果没有祝鮀(驼)那样/能言善辩的口才,却只有宋朝的美貌,那/处世立足/就比较艰难了。”     【个人理解】           行不由径/是一个君子为人处世的标志,能反映出其遵守规矩,不违背礼/法准则。     【成语】            行不由径(静)       【知识点】      孔子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子羽/即/澹(谈)台灭明。      不伐:败军之将,不可言勇。孔子说: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意思是:劳苦而不夸耀,有功绩/但不认为有德,真是/忠厚/至极啊。
上一期: 诗经26
下一期: 孟子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