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自省,就没有真正的自信

没有自省,就没有真正的自信

2022-01-08    05'41''

主播: 珠家小院

206 2

介绍:
没有自省,便没有真正的自信 我读中学时,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改变命运。 因为,我不愿像父辈那样,一辈子像牛一样劳作,最后毫无意义地死去。我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年轻时,我就在床头贴着“战胜自己”四个大字,每天早上一睁眼就能看到,时时提醒自己。那我要战胜自己的什么东西呢?人性的弱点,比如懒惰、贪婪、自私等等。我对自己毫不妥协。哪怕对付一个极坏的小人时,我也会要求自己,要保持反思的警觉。因为我发现,某些大人物在追求所谓的成功时,确实使用了比小人更卑劣的手段。当初,也许他是为了维护某种好的东西,但当他经常使用这些卑劣的手段,渐渐养成习惯后,他的心、他的本质,就慢慢地变了。他会彻底变成一个更卑劣的小人。毫不妥协是我们中国人性格中很稀缺的东西。 不过,人的个性就像硬币的两面,改不了,有时也没必要改。只要客观、准确、全面地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强项,看清自己的弱点,尽可能不要让这些东西产生副作用,就够了。我在追求生命意义的过程中,就会尽量将个性发挥在好的方面。但你同样要明白,一个人成功的原因,往往也是局限他、制约他、阻碍他获得更大进步的那个东西。 在这一点上,中国传统文化发现了一种非常了不起的辩证关系。比如:我们学了太多的知识、文化,掌握了太多的规律,就会在创新时受到束缚;一个人对生命意义、对真善美的追求达到极致时,就会排斥不符合真善美标准的东西,显得非常偏激。所以,我们必须经常反思,不断打破原有的东西,不断否定自己,不断超越自己,完成否定之否定,才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就是自省。 宗教所说的“忏悔”,其实就是自省,也就是自我批评。那我为什么不说忏悔呢?因为现代人不但不随喜,还会觉得很奇怪。他们会觉得,你凭啥叫我忏悔?我为啥要忏悔?所以,我便用了另一个词来表达这种意思。当你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向往一种更伟大的精神、更伟大的存在,并以实际行为走近它时,便有了真正的宗教精神。这也是宗教的本质。当我们打破一些宗教名相,用现代人能接受的方式介绍传统文化时,大家就会理解与认可这种文化的精神与精髓。 在自信的基础上,不断自省,不断打破,人和文化才能进步,才能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和世界。但没有时刻的自省,也就没有真正的自信。否则,自信就会变成狂妄和目空一切,这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时刻保持清醒的警觉,确实非常重要。
上一期: 活在当下
下一期: 成为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