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医院“号贩子”须求根治本
【标题:《打击/解决……须求根治本》但凡是让你写对策类的文章,是不是都可以用这种万能标题呢?标题结构很多,但真正万能的不多,这个算一个~】
线上“秒杀”紧俏号源,线下雇人排队搞“人海战术”,两种不同模式成为一条黑色产业链条的起点。在号贩子的倒卖下,一张不过10余元的挂号单,普通售价300元,最高被抬至3000元出售。近年来,医院号贩子现象屡屡击中社会痛点。
【第一段:现象概括。在我们以往的抄写中,用现象开头的并不少见,这是一种最单刀直入的写作手法,也非常生动,但是在我们考试中,用现象开头就要注意两个细节,一是你是否具有高度概括的能力,在短短100字以内完成开头,二是你使用的现象是否能跳出材料,使用生活中的例子,避免照抄原文的嫌疑,因为开头之重要不必我赘述,你要想开头留个好印象,就是思考一下我提出的这两个细节。】
号贩子不仅扰乱就医秩序,还挑战了公民在获得医疗服务上的公平权利,蚕食的是市场的公平法则与法治守护权利的有效性,实乃市场与法治的共同大敌。客观而言,政府为整治号贩子所下的功夫不可谓不大,专项行动重拳出击,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北京更是首次动用“打黑刑警”深挖网络号贩子的幕后团伙。采用“打黑”的力度整治号贩子,这决非“杀鸡用牛刀”,而是凸显出这一现象整治之艰难。
【第二段:危害。进入考试倒计时,这时讲道理远远不如背句子更有效,文章由词句组成,没有最基本的细胞,无法合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这次的抄写中,我会对一些万用的句子划线,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背下来,在申论练习中反复使用,这样到考试时就不会无话可说了。这一段中的划线句子,可以广泛的使用在危害和背景段落中,只需要做关键词的替换就可以了~ 】
任何违法犯罪现象的滋生,总有其特定的土壤。号贩子滋生的土壤,是优质医疗资源的过度集中和相对稀缺,在这种背景下倘若管理制度上再出现漏洞,则自然成为衍生违法犯罪的病灶。警方加大打击力度,号贩子可能会在短期内有所收敛,但只要造就这一畸形群体的土壤还在,便难以绝迹。因此,整治号贩子既要回应现实社会诉求,更要立足长远针对背后的病灶求根治本。
【第三段:原因。在对策前要放一段原因,这是我给大家的策论文模版里的一段,但这并不是模版,而是逻辑,只有分析出原因,才能有针对性的提对策,而分析原因时,分析原因时不必面面俱到,反而要注意哪个关键点呢?还记不记得?记得的同学,把这个关键点写在留言里吧~】
第一层乃是治标,即对号贩子坚持零容忍的常态化打击。以前,由于没有形成严厉的常态化打击,号贩子违法成本较低,侥幸心理作祟,故而愈演愈烈。因此,执法的关键是要严格且有耐力,防止陷入运动式治理的怪圈,坚持对非法倒卖挂号等公共资源行为保持高压态势,才能形成执法的预期效应,防止号贩子卷土重来、死而复生。
【第四段:分论点一----坚持零容忍的常态化打击。与大多数同学,动辄就是说政府不作为相比,这一段写得高明太多了,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常态化; 不是法律不健全,而是违法成本低,不是思想意识落后、观念原因而是侥幸心理作祟……注意这些常用对策的新提法,新提法是不是更显高大上呢?】
第二层是治标兼顾治本,即完善制度机制,让号贩子无机可乘。执法重拳出击只能遏制号贩子的猖獗势头,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才有可能斩断号贩子的利益链条,铲除号贩子生存土壤。近年来号贩子被揭出的行动路径,早已暴露出号源管理和挂号制度设计方面存在诸多疏漏。例如北京早于2003年就开始实行实名挂号,但由于缺乏配套的身份核实程序机制,大多医院网络挂号平台至今尚未与公安部门的身份信息系统联网,使得实名制在防范号贩子上近乎形同虚设。可见,建立一整套既治标也治本的管理制度,如完善的实名挂号制度、健全的网上挂号制度、多部门信息共享机制、从立法上完善处罚条款等,都是打击号贩子、建构公平就医秩序的必然要求。
【第五段:分论点二----完善制度机制。这一段,其实需要我们搞明白,法律和制度的关系,法律是大框架,是底线和规范,而制度是实施细则,是具体和细致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常围绕法律或者政策,会有配套制度的原因。】
第三层是治本,深化医疗改革,消除号贩子的生存土壤。号贩子现象的症结在于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就医分级分流不科学、不理性,这和票贩子一样,都是资源稀缺情况下衍生的某种怪相。因此,打击号贩子难,说到底还是看病难的问题,要真正让号贩子绝迹,同时铲除就医中的一切“找关系”“走后门”等不良现象,归根结底还必须从医疗资源配置着手,改变目前的优质资源过度集中的状况,形成医疗资源均质化供给。同时,在医疗资源总体供小于求的背景下,需要建立理性的分级医疗制度,以降低专家号的非理性需求,从而压缩号贩子的生存空间。
【第六段:分论点三---深化医疗改革。这一段最好的诠释了什么是从现象看本质,只有看到号贩子的背后是“看病难”的本质,才能走出就事论事的浅层次论述,进入根本问题的思考。这三个分论点,分别是治标、标本兼治和治本,是一个非常好的论述结构,你对照自己写过的对策类文章,看看能不能套用这个格式,套用之后有没有立刻气质提高?】
对患者利益的关切,是人性化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每个人对健康的希冀和追求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和保护,社会也会增加一抹人文底色。
【第七段:结尾。短而有感情。社会坏问题,就在结尾赋予温度和人性,社会好现象,就是结尾增加理性和思考,这不是技巧,而是思考问题多角度全面性的体现。】
【金句那么多•我只记一句】第一层乃是治标(常态化)……第二层是治标兼顾治本(完善制度机制)……第三层是治本(深化医疗改革)……【复习到了这个阶段,有些结构一定要背起来、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