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纪实文学《泊岗引河壮歌》之十五
作者:武佩河
播讲:庆 丰
太阳块落山了,陈霞和儿子还在她家的麦田埂上看着,哭着,舍不得离开。丈夫阚克鹏一个下午没见到妻儿,他突然想起午饭时妻子念叨了好几遍,自家的麦地长势如何如何的好。估计是到麦田去了。于是,他找到了田头,见妻儿哭成一片,心里也不是滋味。但他忍了忍,劝妻子道:“不是说通了吗?这是为了淮河两岸千万户农民兄弟不再遭水灾,工作组的同志说这叫舍小家为大家。”陈霞一抹泪冲丈夫一个白眼,说:“你别门缝看人, 把人看扁了, 那些道理我懂,我这是舍不得这几十亩的麦苗。我多看几眼还不行吗?”
工作组针对这些情况制订了十分详细的工作计划,首先把乡干部、党、团员、积极分子思想工作做细做通,然后通过他们分片分头做工作,说明国家相关政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经过一番深入细致思想工作和执行妥善的安置政策,群众的思想得以迅速提高。
整个小徐庄拆了,高庄拆了,阚台子拆了一半。高秦村曹德平、曹德良、曹明宪、朱德安、高振房、马支河、戴勤汝等十几户人家,为开挖泊岗引河,顾全大局,他们说,政府为我们而治淮,拆迁还给补偿,就是分文不给我们也没有二话,无怨无悔,为早日修好淮河做出一点应有的贡献。
这就是泊岗人的风格!这就是泊岗人的品质!
时间仅仅过去了五十余天,这里的人民奉献出良田13131.9亩,扒掉房屋1600余间,551户数千人搬离了祖祖辈辈生产、生活的家园,迁坟688座。政府给拆迁户的各项赔款合计近一个亿(旧币)。许多农民感慨万分,他们说,从前***政府也搞过治淮,在柳巷挖河。农田受损,即将收获的小麦被毁坏,分文不赔偿。搞了一个多月,结果劳伤财,一事无成,政府的拨款都被当官的贪污了。如今人民政府不同了,治淮是为了人民,局部受损的村民不光得到了一定的补偿,还照顾的十分妥帖,我们没什么说的。
这里是革命老区,千里淮河放荡不羁,奔腾东流,扑向大海的怀抱,给两岸人民打上了淮河的烙印,使这里的人民养成勇敢坚强和勤劳朴实的性格。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里的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后盾。面对敌人的枪口,他们面不改色。战争年代,为了中华民族,为了建立新中国,这里走出去一批又一批热血轻年。新中国建立后,当国家需要之时,他们毫不吝啬会倾其所有,支援前线,他们毫不犹豫举家搬迁,支持治淮。
他们面对国家需要,敞开胸膛,他们是一群坚强、无私、可敬的人;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