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书,换来的是一生的底层

不读书,换来的是一生的底层

2017-08-12    07'10''

主播: 大花轿张红伟

102 7

介绍:
有一段父子之间经典的对话,告诉了我们努力读书和不读书的大不同。 儿子刚上学不久就问当农民的父亲,人为什么要读书。父亲说,一棵小树长一年的话,只能用来做篱笆,或者当柴烧。 10年的树可以做檩条。20年的树用处就大了,可以做梁,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家具。 一个小孩子如果不上学,他7岁就可以放羊,长大了能放一大群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上干不了别的。 如果小学毕业,在农村他可以用一些新技术种地,在城市可以到建筑工地打工,做保安,也可以当个小商小贩,小学的知识够用了; 如果初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一些机械的操作了;如果高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很多机械的修理了; 如果大学毕业,他就可以设计高楼大厦,铁路桥梁了; 如果他硕士博士毕业,他就可能发明创造出一些我们原来没有的东西。 “知道了吗?”儿子说知道了。 爸爸又问:放羊、种地、当保安,丢人不丢人?儿子说丢人。 爸爸说:儿子,不丢人。他们不偷不抢,干活赚钱,养活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一点也不丢人。 不是说不上学,或上学少就没用。就像一年的小树一样,有用,但用处不如大树多。 不读书或者读书少也有用,但对社会的贡献少,他们赚的钱就少。 读书多,花的钱也多,用的时间也多,但是贡献大,自己赚的钱也多,地位就高。 那次谈话给儿子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从此儿子在学习上不需要威逼更不需要利诱,就会做出最好的选择。  3. 马云在《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这篇演讲中这样说到: “当你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去过没试过的生活,整天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着我80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嘛?” 恰同学少年的你们,在最能学习的时候你选择恋爱,在最能吃苦的时候你选择安逸,自恃年少,却韶华倾负,却不知道青春易逝,再无少年之时。 著名作家龙应台在给儿子安德烈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 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是啊,如果你优秀,你便拥有了大把的选择机会,否则你只能被迫谋生。 读书虽然不能带给我们更多的财富,但它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机会!  4. 可能有的同学会问,我现在努力,还来得及吗?我的回答是:“我说来不及,你就不学了吗?” 我们应该把重心从问“来不来得及”转到用功学习上来。有时候你想的越多,越什么事都干不成。认准目标就静下心来干,总会有结果。 所以接下来的时间,无论是高一、高二、还是高三的同学们,不要问什么时间够不够,什么基础行不行。 这些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你要从现在开始吃苦,开始用功。 40岁的柳传志不问来不来得及,最终他缔造了联想集团;高考三次落榜的俞敏洪不问来不来得及,最终考上北大并打造了“教育航母”--新东方; 经过两次创业失败的马云不问来不来得及,最终他书写了电商传奇,改变了世界。 孩子,如果老天善待你,给了你优越的生活,请不要收敛了自己的斗志;如果老天对你百般设障,更请不要磨灭了对自己的信心和奋斗的勇气。 当你想要放弃了,一定要想想那些睡得比你晚、起的比你早、跑的比你卖力、天赋还比你高德牛人,他们早已在晨光中跑向那个你永远只能眺望的远方。 所以,请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没有谁的青春是在红地毯上走过。 既然梦想成为那个别人无法企及的自我,就应该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付出别人无法企及的努力! 所以,我们不能在该读书的时候选择放弃,要在该读书的年纪珍惜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