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國學愛心接力】
【每天學點國學常識】
(2016-09-07)
﹢﹢﹢﹢﹢﹢﹢﹢﹢
【通則不痛 痛則不通】
文摘 / 雲淡風輕
■ 中醫認爲,患者的“痛”是其體內的病理因素導致氣血經脈不通所致,只要氣血經脈暢通,自然解決“痛”的問題。《黃帝內經》就有言:“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
■ 中醫認爲經絡“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氣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必須通過經絡才能輸布周身,以溫養儒潤各髒腑、組織和器官,維持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壹般來說,經絡氣血阻滯而不通暢,就會造成有關部位的疼痛或腫脹;氣血郁積而化熱,則出現紅、腫、熱、痛,這些都屬經絡的實證;
﹢﹢﹢﹢﹢﹢
■ 如何能不生病?有翁氏總結要牢記“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再需牢記華佗的8個字:“血脈流通,病不得生”。前後相加,成爲“不病學”的32字真言;
﹢﹢﹢﹢﹢﹢
■ “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已經不僅僅是中醫的理論了。推而廣之,世界萬物皆是如此。比如目前緊張的醫患關系。醫生說工作太忙,沒有時間與患者充分溝通,而患者希望醫生給點時間,把病情講清楚。醫患關系無非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因爲知識不對等,而矛盾重重,解決的辦法只有壹個——加強溝通;
﹢﹢﹢﹢﹢﹢
■ 被西方尊爲"醫學之父"的希波克拉底說,醫生有三件法寶:語言、藥物、手術刀。現在有的醫生把第壹件最重要的法寶丟掉了。郎景和大夫講:要把複雜的病情給病人說明白,講清楚,這是醫生的職責。白劍鋒說得更犀利:醫生,請學會說話;
﹢﹢﹢﹢﹢﹢
■ “通則不痛,痛則不通”也是高度的哲學智慧。大禹治水深得其要領,以疏導爲主的治理方式幾千年來爲人稱贊。李冰父子用分流、泄洪和疏沙的理念修建的都江堰,曆經千年的考驗,平安富饒了天府百姓。時下,社會上總有些人愛發牢騷,抱怨這個,憤怒那個,學者米鴻賓就說,這些人壹定是學問不夠通達的,道理很簡單:通則不痛。
﹢﹢﹢﹢﹢﹢
【崔治中微國學】
【天心高鑒 志在聖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