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毛泽东》(58)
作者:韩毓海
第三部、“赶考”(24)
第十二章、从先进的社会经济形态出发去划分阶级
无产阶级不仅是因为贫困、受压迫而先进,更是因为代表先进生产力而先进。从先进的社会经济形态出发去划分阶级,是否有利于生产发展,就是一个标准。
陕西延安枣园柳林子乡劳动模范吴满有,是毛岸英上“劳动大学”时的老师,他翻身后靠劳动发家,土改时被划成了“新式富农”。毛泽东指出,不能因为老吴积极劳动,多打了粮食支援前线,反而不允许他入党。老吴这种多打粮食支援前线的富农,应该提倡,应当鼓励,我们鼓励“新式富农”,就是提倡劳动致富。中国的新式富农,与俄国革命时的富农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不能用俄国的阶级概念来套中国。
1948年3月8日,中央专门发出关于吴满有一类人入党问题的电报。毛泽东在此电前加写按语:
“说今后不要提倡新式富农的意见是不对的。我们提倡新式富农的目的和俄国革命后保存富农的目的是不相同的。中国富农经济不占重要成分,粮食供给主要依靠中农、贫农,并不是依靠富农,我们鼓励吴满有一类人之目的,在于这样能够稳定新旧中农,刺激其生产。如果过去这是需要的,现在这种情形仍未改变,不能说这种需要已不存在。如果中国的某些地区有依靠富农粮食供给的情形,那就鼓励富农经济更加是需要的了。一种模糊的违反经济要求的‘左’倾情绪在人们的思想中作怪,在土地法公布后甚为普遍,做宣传工作的同志应当加以批判,而不应为其动摇而投降这种情绪。”
纠正错误,要从宣传入手。同年2月29日,毛泽东在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检查报社发现“左”偏》的报告上写下了这样的批注:“开明绅士问题不是什么革命性质的原则问题,中央并未这样指出过。中央指出,不要抛弃那些赞成反蒋和土改而愿意同我们合作的从地主富农阶级出身的开明绅士,如陕北的李鼎铭、晋绥的刘少白等人,借以分化地主阶级,是于反蒋和土改有利益的”。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这样提醒革命者说:
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形态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在生成过程的时候,才会产生。
马克思的这些话,是毛泽东《目前的形势与我们的任务》的真正出发点。
在杨家沟,毛泽东反复地与陈毅谈起:我们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 —— 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我们就还是有可能犯错误。根据过去的经验,我们在形势严峻的时候,容易犯“右”的、妥协主义的错误,而在比较顺利的时候,则容易犯“左”的错误。现在发生的一些突出的问题,都已经充分表明:随着土地革命的深入,随着我们的胜利,这个时候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而这一错误的主要表现,就是极端地打击中间力量,以至于把中间力量推到敌人那里去,这样做,就是最大的“失去人心” —— 就像当年错杀了袁文才、王佐和李文林,结果使革命走向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