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泰然晨读”的宗旨是“传承经典、领悟大道、比肩圣贤”!本次《道德经》的导读有两位大德做导师,一位是当今易学泰斗马恒君教授,也是本人的授业恩师,马老师的《周易正宗》被学界评为易经学习的教科书;另一位大德是憨山德清大师,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曹溪中兴祖师。其功德巍巍,为后人所敬仰!一位是文化的巨擘,一位是禅宗大德,跨越时空,交相辉映,一场文化的盛宴,您准备好了吗?
《道德经》第39章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
谷得一以盈;
万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其致之一也;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
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
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
至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马老译文】
过去那些得到阴阳统一的,天得到统一!因此清明;地得到统一,因此安宁;神得到统一,因此灵应;川谷得到统一,因此满盈;万物得到统一,因此生存;王侯得到统一,因此成为天下之正。致使他们能够如此的,都是因为阴阳的统一。天如果没有统一形成的清明,恐怕要分裂;地如果没有统一形成的安宁,恐怕要崩溃!神如果没有没有统一形成的灵应,恐怕要停歇!川谷如果没有统一形成的满盈,恐怕要枯竭!万物如果没有统一形成的生存,恐怕要灭亡。王侯如果没有统一形成的天下之正而高贵,恐怕要垮台!所以说贵要以贱为根本,高要以低为基础!因此王侯自称“孤,寡,不谷”这不正是以贱为本吗!难道不是吗!所以说很多车的零件分开就没有车了。因此既不要想做高贵的美玉,也不要想做低贱的石头!
【马老论一】这一章的难点是“一”的含义。《老子》书里用了很多“一”,有“抱一”、“混一”、“道生一”等。这个一等都指的是统一,用现在的话讲,万事万物无不一分为二,但对立双方是一个统一体。用古代的话说就是一物一太极,太极是阴与阳的一个整体。不能拆开,一拆开这个事物就毁了。想让它不毁就得保持统一。万物都是从大道中生出来的,生出来就是一个整体,不论是什么东西,它本身虽然有阴与的阳的两面,但从大道中生出来的时候是一个统一体,就得按这个统一体存在。这就是所谓的道生一。王弼说:“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意思是说,一是数目的开始,是万物最早的产生。“道生一”,一不是道,而是道所生。物开始就是一个整体。理解了“一”,才能理解这一章。
【续貂之语】本章对“一”的描述很清晰!《道德经》的核心,本章可以窥豹了,一个“一”字高度概括了道家的精华。我们凡夫俗子很容易看见对立的双方,只有得道的圣人才能看到对立双方因为有“一”才有对立的存在。就像一个家庭里,矛盾的存在时肯定的,之所以有矛盾,是因为有家庭这个“一”存在;如果这个一不存在了,那么矛盾就不存在了。“天、地、神、谷、万物、侯王”莫不如此,老子接着用反证的方式说明如果没有“一”的存在,那么“天、地、神、谷、万物、侯王”的稳定状态也不复存在了。我们今天的“对立统一定律”所描述的不过如此罢了。“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我们古圣先贤的经典里蕴藏着多少的智慧,等着大家去挖掘!老子接着引申了一下,所谓职位的高低,身份的贵贱,不用过分强调他们的区别啊。用今天的话讲,在高位的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高位的基础在低位;在低位的人也不用羡慕高位的荣华,高位自有高位的凶险!社会就是由不同的职位,分工组成的,分的太清,就没法子过日子了!各安其位是不错的选择,也是得道德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