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的流韵里,轻唱的,是一阕阕或浅或深,也浓也淡的思念:思亲怀远,念旧悼亡,想家思归……因为总是被汪汪一碧的泪泉浸染、发酵,便氤氲着人生况味的隽永,成殇也生香。
“一寸相思一寸血”。游子漂泊、闺中独守、生死相隔、家园遥望……这些渗入骨髓的思念,化而为鸟,便是杜鹃啼血;升华为月,便是西楼清影;落入酒杯,便是滴滴离人的泪水。
囿于道路的坎坷,交通工具的原始,先人们每一次长途的跋涉,都意味着一场生与死的别离。因而,“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长亭外、古道边,于《折杨柳》低徊的沉吟里,是醉不成欢的惨别,是执手泪眼的无助,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的缠绵……
这些离别之殇,如秋的落叶,凋零着人事的沧桑,却于枯黄的堆积中,款款生香。 这香气,在承载思念的物象里随风浮动,把滴血凝泪的一笺相思,写意得诗意而灵动。
在南飞的雁阵里,在鱼传的尺素上,在驿寄的梅花畔,在皎皎的月光下……这些寄托思念的载体,却如南国红豆,摇曳着爱情的鲜艳;蓝田美玉,萦绕着相思的迷离;巴山夜雨,增涨着共剪西窗的怀想……
也许只是因为人事的不圆满,才会演绎出许多残缺的美丽。如果没有梁祝爱情的悲剧,便不会有化蝶蹁跹的丽影;如果缺少雨霖铃的凄绝,便不会有杨柳岸 晓风残月的画意。
离别之苦,相思之痛,故园之悲,这些洒满泪水的离愁别绪,一经真情的点染,久别的历练,生死的隔离,就会蚌泪成珠,生成着人情的笃诚,人性的怜悯,人生印着斑斑苍苔的劫后余生的感动。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思念似乎也越来越“快餐化”,缺少些许人生的内涵。微信互动,海内存知己;视频打开,天涯若比邻。因为失却情感的沉淀,昨天血泪浸染的思情,如墙上芦苇,根底浅浅;如山间竹笋,内容空空。那种滋味,似饮一杯温开水,淡淡地微凉。
那颗红豆,那轮明月,那朵梅花,还有回响在心头的杜鹃的啼唱,染着春天绿色的《折杨柳》,什么时候能回到人们的心灵深处,袅袅地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