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名称:《史海泛舟》—中秋佳节
节目描述:
主播:李涵 孟倩
文案:孟倩
剪辑:李涵
节目组长:张海龙
编审:严小华
节目类型:中秋特辑
标题:曲阜师范大学电视台
月团圆,人团圆,举头望月圆又圆。中秋佳节刚过,大家有没有回家团圆赏月吃月饼呀。那么今天的这期节目呢,我们就来跟大家介绍一下,关于中秋的一些小习俗。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中秋节的核心文化内涵是团圆庆贺。中国节日时间大都与月亮的运动有关,节期以月的弦、望、晦、朔为基准。月半时节的满月,常给人以圆润丰满的美感,中秋之月是一年中最迷人的月亮。农历八月十五,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玉露生凉,“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
中秋在传统的四大节日中,虽然成型最晚,但影响很大。部分原因是中秋节俗有久远源头,更重要的是中秋节俗贴近了民众生活的需要,民众将秋季的节俗都集中到中秋,使中秋成为四季庆赏的大节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对月亮情有独钟,月亮始终是柔和与光明的象征,人们在静谧的夜晚与月亮对话,将月亮看作上天对人事的见证,认为月亮能够带来人生的幸福,这种人生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人所特有的情感。中秋拜月习俗,今天存在于局部地区,已不广泛流行。
中秋赏月是自古至今普遍流行的节俗。“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时节,秋高气爽,月光如水,人们沐浴在洁净的月光中,获得身心的愉悦。赏月是人与自然对话、沟通的良机,也是实现人际关系协调的有效途径。从小时不知月,呼作白玉盘,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再到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明月皎皎,照见我们所有人的悲欢离合,人生百态。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见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流水悠悠,孤帆扬扬,人生一旅,明月作伴,照见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