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个天堂经过
作者:艾院
没有跌宕起伏的线索,没有曲折婉转的故事,没有扣人心弦的高潮……只有娓娓道来的清新和自然,只有契合心灵的智慧和朴实,只有水到渠成的开篇和结尾。我所描绘的文学作品就是获得2016年美国励志图书大奖“克里斯多福奖”的《我在天堂那五年》。
故事从一个寒冷的冬日午后一位年轻人推开那家小小的陶瓷店门开始,一个从浮华大城市归来、满心彷徨的31岁年轻人,偶遇故乡小镇上87岁的陶瓷艺术家——优雅睿智的奥古斯丁修女,一见如故的亲切感让他安然地选择在这里度过了五年天堂一样的时光。时逢人生低谷的年轻人约翰·施利姆,在大城市里兜兜转转了数年,突然厌倦了热闹虚幻的生活,回到自己的家乡。在这个从小生长的地方,他熟悉每一条道路、熟悉身边的学校和商店。但是,他想出版美食书籍,却只收到一封封拒绝的信;他想回到母校任教,却只能成为尴尬的代课老师。他觉得自己的人生突然失去了方向,不知道何去何从。
他在朋友的介绍下,意外地走进了那间温暖的陶瓷小店,并和那个年老的奥古斯丁修女做了一番不经意的交谈。修女告诉这个年轻人,烧制陶瓷时,每一次打开窑炉,都不知道会面对什么,你既可能收获喜乐,也可能收获悲伤。它和生命一样,不是任何事情都有保证。他发现自己被这个宁静、神秘的地方深深地吸引了。 奥古斯丁修女像摩西奶奶和喜姆修女的结合体,在数次交往中,她教会这个年轻人放下自己的恐惧,原谅那些曾经一直盘踞在他心头无法释怀的人。她说生活的意义就是“留下一些未完成的作品,你走了之后,其他人可以接替你继续完成下去”。在漫长的等待中,她告诉年轻人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上帝的时间和我们的时间不一样。
这间小小的摆满艺术品的店铺,就像隐藏在人间的天堂,圣洁、灿烂而美好,让约翰·施利姆找到了晦暗中的光亮。在上百次的交谈中,修女用智慧的语言和真诚的态度,引导着他不断地前行,一如她每日用心制作的那些精美陶器,源于天赋却成于坚持。
这段奇妙的友谊让他们不停地改变着彼此。在修女的鼓励之下,约翰·施利姆放弃成为一个高中老师,反而应聘上了一所大学教师,他的书籍出版也有了希望,并坚持做着自己喜欢的艺术。而年轻人也改变了修女的生活,他不知不觉地当起了修女的经纪人,吸引了记者和电台前来采访修女和她的陶瓷店,使得这间小店空前地热闹起来。
总之,这本书上记录的仿佛只是一些生活的琐事,却在平铺直叙中隐藏着打动人心的一条主线,正如封面上所写的那句:一部探寻内心平静与生命意义的智慧之书。虽然,因为宗教信仰带来的文化差异可能会影响阅读的深度,但是,书本所传递出来的那种阳光和豁达——把每一次喜乐和悲伤都当作生活的礼物,何尝不是瓦解我们对生活的执念、获得新生的一剂良药?
在人生的低谷时,你会遇见谁?“伯乐”的故事在中国盛传已久,有“贵人相助”也是很多人心怀的憧憬。如若不得,大有“怀才不遇”的愤愤不平甚至颓废之气。《在天堂那五年》的作者约翰·施利姆也曾在无从抉择的艰难中遇到了奥古斯丁修女,遇见过尘世里的“天堂”,一场“润物细无声”的救赎和自救,没有轰轰烈烈和荡气回肠,却更能引发人们的共鸣。
是啊,在人生的旅程中,这样的灵魂导师何其珍贵?我们有幸,在他人的经历中遍尝其中的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