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寄情长
杏花*开了又落,桃花粉意正浓。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断魂细雨,杨柳春风,诗意中的忧伤和欢乐相互交织。数千年来,这个中国古老而传统的节日,不仅与哀思、泪雨联系在一起,也更多被给予了春天的活力与生机、希望与成长。
清明节,在每个人的心里缄默成殇,人们不愿提起却又从心底珍视。因为,人们不仅借此缅怀逝去的一切,也在缅怀中学会珍惜现在的时光。它提醒我们,要更好的陪伴身边的人。而对逝去亲人的最好纪念,就是要努力过好接下去的每一个日子。
在这个清幽寥落的节日里,人们会沉静下来,也许是虔诚肃穆,也许是追思忏悔,也许是反省和振作。对于一些迷惑和纠结,会觉得豁然开朗;对于正经历的痛苦和绝望,会觉得柳暗花明;对于生死,也会有更加深层的考量。
面对生死,以文传情,与天地对话。
我们都知道,生命是一场人生的旅行。生命是一颗茁壮成长的种子,也是一颗随时陨落的流星。也许会有伤痛,也许会有不舍,也许会有遗憾……我们在缅怀故人的同时,也应该珍惜情感的脉络。心存感恩,有爱意涌动。感谢那些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人,感谢那些陌生的、奉献出温暖和爱的人。 清明节,就像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小结。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早不晚,供给生命一个停顿和小憩。清明节,更是生死长河中的一盏明灯,让我们看清生活、理清思绪,让我们学会淡然面对生命中的新旧交替。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生命坎坷无常,人间悲欢离合。喧嚣红尘中,我们总是满怀希望地说“来日方长”,可扪心自问,那只是美好的期望。很多时候,一转眼就成了过往;真的,来日并不方长。 在这个细雨落花零落跌宕的春天,于清明至郊外踏青,忘却那些痛楚或悲伤,在融融春意中,赤脚探春泥、河边拂垂柳、旷野放风筝、花间逐芬芳……只有活在当下,珍惜现在,哪怕现实是多么的“苟且”,只有从容对应,才会来日方长,才会有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