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天上两悠悠   作者:郑丽

人间天上两悠悠 作者:郑丽

2019-01-20    10'03''

主播: 有声语言

175 1

介绍:
                  人间天上两悠悠         人在不同的年龄段会有不同的阅读喜好。         年轻的时候,我喜欢现代小说和散文。年岁渐长,不知不觉间开始喜欢古代文学和历史类书籍,比如《万历十五年》、《浮生六记》等等,也颇能让我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很久以前临摹过一本宋词钢笔字帖,对宋词有点好感。当然,那本薄薄的字帖里收录的都是名扬天下的宋词。         书架上一直像艺术品一样摆放着一本厚厚的精装《唐宋词鉴赏辞典》,86年出版的,几乎没有翻开过,却一直跟随着我搬了很多次家,一次次被寂寞地摆放在不同的书架上当装饰品。         最近一段时间很清闲,有大把时间可以挥霍。也受到一位古文素养很高的朋友的影响,突然想好好看看宋词。这本唐宋词赏析终于被我轻轻的翻开了。        说是“好好看看”,也还是局限于我喜欢的词人,诸如李煜、苏轼、辛弃疾、秦观、李清照等名家。因为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也泛泛读了读晏几道、姜夔的词。         这本辞典几乎涵盖了唐宋时期有影响的所有词人,但我一直没有注意到张孝祥这位词人。         有一次去书店闲逛,在一本今人赏析宋词的书中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南宋词人中最凄婉深情的三段爱情绝唱,一是陆游和唐婉,这个人尽皆知,二是姜夔和合肥姐妹的故事,我也略有所知。但第三个故事,张孝祥和李氏之间惊世骇俗的爱情,却是第一次看到。        张孝祥与李氏在金兵攻宋,人们纷纷南下避难的路途中相识相恋,其时张孝祥和李氏大约都是14岁的样子,或者李氏还要小些吧。两人心心相印,大胆同居,第二年就生了一个私生子。两人同居十年,一直相亲相爱,期间,张孝祥于23岁的时候参加廷试并高中状元,可谓少年得志,前途无量。这也彻底改变了张孝祥的爱情命运,由于他们属于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偷情关系,李氏始终得不到张家的认可,张孝祥也一直没有公开他与李氏的关系。         张孝祥爱国,登上政治舞台后,便上书为岳飞鸣冤,秦桧视其为眼中钉,指使党羽诬告张孝祥的父亲谋反,并将其投入牢狱,百般折磨。幸好不久秦桧病死,才得以释放。本来未婚同居生子在宋朝就够大逆不道、为封建礼教所万万不能容的了,遭此磨难,张孝祥更不敢禀明与李氏的婚姻关系了,免得又给秦桧党羽留下更多把柄,给家人造成更大灾难。万不得已,张孝祥在25岁的时候,按照父母的意思,另娶表妹时氏为妻。 在与时氏结婚前夕,张孝祥迫不得已将李氏和儿子送回李氏的故乡。从此,这一对相恋十载的情侣再也没有见面。         因为这一段凄婉的爱情故事,我仔细看了看张孝祥的词。他的词绝大部分是抒写爱国抗金情怀的,以忠愤悲慨的词风闻名,比如:“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读之令人动容。有一小部分是写给情人李氏的:“别岸风烟,孤舟灯火,今夕知何处?不如江月,照伊清夜同去。”可以看出,张孝祥对于被迫与李氏分离是内疚而痛苦的,人不如月,身不由己,只能“默想音容,遥怜儿女,独立衡皋暮”,如此的情真意切。纵然时空相隔1000年,仍然让我体会到了他对李氏刻骨的思念之情。         张孝祥与李氏这段惊世骇俗的感情生活,让我颇多感慨。不由得遥想,在男女尚且授受不亲的封建社会里,李氏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和张孝祥同居乃至生子。为了和张孝祥这十年没有名分的情爱生活,李氏最终付出的代价是做了一个道姑,青灯冷影的了此残生。要知道,她被迫无奈做道姑的时候也才25岁,正是一个女人怒放的好年华啊!        张孝祥38岁的时候因病去世,这对情人就此天人永隔。而我更希望他是因为极度思念李氏,积郁成疾,抑郁而亡的,果真如此的话,李氏所有的付出就都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