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 |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 桂枝香(金陵怀古)

2020-07-11    24'28''

主播: 有声语言

439 2

介绍:
桂枝香·金陵怀古 宋代: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4,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chù。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归帆 一作:征帆)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man4嗟jie1/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衰草 一作:芳草) 译文 登山临水,举目望远,故都金陵/正是深秋,天气已变得/飒爽清凉。奔腾千里的长江/澄澈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帆船在夕阳/往来穿梭,西风起处,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飘扬。华丽的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丹青妙笔/也难描画。 遥想当年,达官贵人/争着过/豪华的生活,可叹/在朱雀门外/结绮qi3阁楼,六朝君主/一个个地/相继败亡。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怀古,无不对/历代荣辱/喟叹感伤。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随着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寒烟惨淡、绿草衰黄。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花》遗曲。 注释 登临送目:登山临水,举目望远。 故国:旧时的都城,指金陵。 千里澄江似练:形容长江像一匹长长的白绢。语出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澄江,清澈的长江。练,白色的绢。 如簇:这里指群峰好像丛聚在一起。簇,丛聚。 去棹(zhào):往来的船只。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也可引申为船。 星河鹭(lù)起:白鹭从水中沙洲上飞起。长江中有白鹭洲(长江与秦淮河相汇之处的小洲)。星河,银河,这里指长江。 画图难足: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 繁华竞逐:(六朝的达官贵人)争着过豪华的生活。竞逐:竞相仿效追逐。 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 悲恨相续:指亡国悲剧连续发生。 凭高:登高。这是说作者登上高处远望。 谩嗟荣辱:空叹什么荣耀耻辱。这是作者的感叹。 六朝:指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它们都建都金陵。 商女:歌女。 《后庭》遗曲:指歌曲《玉树后庭花》,传为陈后主所作。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人认为是亡国之音。▲ 赏析   此词通过对/金陵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上阕写/登临金陵故都/之所见。“澄江”“翠峰”“征帆”“斜阳”“酒旗”“西风”“云淡”“鹭起”,依次/勾勒/水、陆、空的/雄浑场面,境界苍凉。下阕写/在金陵/之所想。“念”字作转折,今昔对比,时空交错,虚实相生,对历史/和现实,表达出/深沉的抑郁/和沉重的叹息。全词/情景交融,境界/雄浑阔大,风格/沉郁悲壮,把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堪称名篇。   词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为词/拓出一个/高远的视野。“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点明了/地点和季节,因为是/六朝故都,乃称“故国”,“晚秋”与下句/“初肃”相对,瑟瑟秋风,万物凋零,呈现出一种“悲秋”的氛围。此时此景,登斯楼也,则情以物迁,辞必情发,这就为下片的怀古/所描述的/遥远的时间/作铺垫。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千里”二字,上承首句“登临送目”——登高远望/即可/纵目千里;下启“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的/大全景/扫描,景象/开阔高远。“澄江/似练”,脱化于/谢朓/诗句“澄江/静如练”,在此与“翠峰如簇”相对,不仅在语词上/对仗严谨、工整,构图上/还以/曲线绵延(“澄江似练”)/与散点铺展(“翠峰如簇”)/相映成趣。既有/平面的铺展,又有/立体的呈现,一幅/金陵锦绣/江山图/展现眼前。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chù”是在大背景之下/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残阳”“西风”,点出时下是/黄昏时节,具有/典型的/秋日景物/特点。“酒旗”“征帆”是暗写/在秋日黄昏里/来来往往的行旅,人事匆匆,由纯自然的/活动景物/写到人的活动,画面/顿时/生动起来。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是/大手笔中的/点睛之处。“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远在天际的船罩上/一层薄雾,水上的白鹭/纷纷从/银河上/惊起,不仅把/整幅金陵秋景图/展现得/活灵活现,而且/进一步/开拓观察的视野——在/广漠的/空间上,随着/征帆/渐渐远去,水天/已融为一体,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如此/雄壮宽广的气度,如此开阔旷远的视野/与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比较,两者展现的气度/与视野不相上下,一为千古传诵的/骈pián文警句,一为前所未有的/词中创境,可谓/异曲同工。正如/林逋bū《宿洞霄宫》“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所言,眼前所见,美不胜收,难以尽述,因此/总赞一句/“画图难足”,结束/上阕。   下阕/怀古抒情。“念往昔”一句,由登临所见/自然过渡到/登临所想。“繁华/竞逐”涵盖/千古兴亡的/故事,揭露了/金陵繁华表面/掩盖着/纸醉金迷的/生活。紧接着/一声叹息,“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此语/出自/杜牧的《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诗句,化用其意,以典型化/手法,再现当时/隋兵/已临城下,陈后主/居然对国事/置若罔闻,在危难之际/还在和妃子们/寻欢作乐的/可悲。这是/亡国悲剧/艺术缩影,嘲讽中/深含叹惋。“悲恨相续”,是指其后的/统治阶级/不以此/为鉴,挥霍无度,沉溺酒色,江南各朝,覆亡相继:遗恨之余,嗟叹不已。   “千古凭高”二句,是直接抒情,凭吊古迹,追述往事,抒/对前代/吊古、怀古/不满之情。“六朝旧事”二句,化用/窦巩《南游感兴》“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日暮东风/眷草绿,鹧4鸪1飞上/越王台”之意,借“寒烟、衰草”寄/惆怅心情。去的毕竟去了,六朝旧事/随着流水一样/消逝,如今/除了眼前的一些/衰飒的/自然景象,更不能/再见到什么。   更可悲的是“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融化了/杜牧的《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随书·五行志》说:“祯明/初,后主/创新歌,词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其辞曰:‘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时人以为/歌谶chèn,此其/不久/兆也。”后来《玉树/后庭花》就作为/亡国之音。此句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感慨:不是商女忘记了/亡国之恨,是统治者的/醉生梦死,才使/亡国的/靡靡之音/充斥在/金陵的市井/之上。   同时,这首词/在艺术上/也有成就,它体现了/作者“一洗/五代旧习”的/文学主张。词本倚yǐ声,但王安石说:“古之歌者,皆先为词,后有声,故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如今/先撰zhuà腔子,后填词,却是‘永依声’也。”(赵令畤《侯鲭录》卷七引)显然是/不满意/只把词/当作一种/倚声之作。这在当时/是异端之论,但今天看来/却不失/其锐敏/和先知先觉/之处。北宋当时的词坛/虽然已有/晏殊、柳永/这样一批/有名词人,但都没有/突破“词为艳科”的/藩篱,词风/柔弱无力。他曾在读/晏殊小词后,感叹说:“宰相/为此可乎?”(魏泰《东轩笔录》引)。所以/他自己作词,便/力戒此弊,“一洗/五代旧习”(刘熙载《艺概》卷四),指出向上一路,为苏轼等/士大夫之词的/全面登台,铺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这首词/写景/奇伟壮丽,气象/开阔绵邈,充分显示出/作者/立足之高、胸襟之广。开头三句/是泛写,寥寥数语/即交代清楚/时令、地点、天气,并把全词/置于一个/凭栏远眺的/角度,一片/秋色肃杀的/气氛之中,气势/已是不凡。以下“千里澄江/似练”写水,“翠峰如簇”写山,从总体上/写金陵的/山川形势,更给全词/描绘出一个/广阔的背景。“征帆”二句/是在此/背景之下/对景物的/具体描写。在滔滔千里的/江面之上,无数征帆/于落日余晖中/匆匆驶去。这景色,与“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相比,虽/辽阔者同,然而,前者/壮丽,后者/凄清,风格/迥异。而长江两岸/众多参差的酒旗/背着西风飘荡,与杜牧的“水村山郭/酒旗风”相比,浓烈与俊爽之差别/则显而易见。至于“彩舟云淡,星河鹭起”,如同电影镜头的/进一步推开,随着征帆/渐渐远去,词人的视野/也随之扩大,竟至把/水天上下/融为一体,在一个/更加广漠的空间/写出/长江的/万千仪态。远去的征帆/像是漂漾在/淡淡的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