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辛弃疾

摸鱼儿 辛弃疾

2015-06-22    01'32''

主播: 叶寻诗

5121 639

介绍: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终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释】 见说道:听说。 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喻小人误国。长门:汉代宫名。汉武帝之陈皇后,失宠住在长门宫。曾送黄金百斤给司马相如,请他代写一篇赋送给汉武帝,陈皇后因而重新得宠。后世遂把“长门”作为失宠后妃居处的专用名词。 蛾眉:借指美人。 “玉环”句:邀宠好妒者不得善终,暗抒作者累被小人构陷之愤慨。 飞燕:汉成帝后赵飞燕。 【词意】 还能经受住几次风雨侵袭,急匆匆春天有将归去。怜惜那短暂的春光明丽,总怕花儿开得过早,更何况此时已是落花遍地。春光啊暂且停住!听说芳草铺到天涯,阻隔了春光的归路。怨恨春光总是默默不语。算来只有彩画屋檐上蜘蛛网情意殷勤,终日沾惹着飘飞的柳絮。陈阿娇别居长门宫,期待皇帝的预定佳期一再耽误。因为她容貌美丽竟遭人嫉妒。纵然以千金重资买来司马相如的《长门赋》,这一份脉脉深情向谁倾诉?劝君得意休狂舞,那杨玉环、赵飞燕得宠忘形都化作了尘土。无聊的愁情最苦。不要再倚着高高的栏杆纵目,那夕阳余晖,正斜照着令人断肠的暮烟迷蒙的柳荫处。 【赏析】 这是辛弃疾词作中的抒情名篇。全篇用比兴手法,借惜春以抒发自己的忧国之情。上片写暮春时节,几番风雨,落红无数,暗喻南宋朝廷衰败的政局,表达作者收复中原的壮志难酬的感慨。下片用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的典故,抒发自己遭受投降派排挤、嫉恨的愤懑,也流露出对南宋朝廷的不满情绪。全词托物起兴,借古伤今,沉郁顿挫,寄托遥深,“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于婉约之中洋溢着爱国激情,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tuo1)胄当政,一 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 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