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网上有个传得很远的段子,叫做金鱼只有七秒的记忆。如果我们假设两条金鱼像人一样在打招呼,那么一定是不停地在自我介绍。
“你好,我是王二狗,你呢?”
“我是赵四,哎,你为什么会在这?”
“我也不知道,你好,我是王二狗,你呢?”
...
周而复始,不断往复。
那如果不是金鱼,而是人类,有这样的间歇性失忆症,那我们会怎样?记不住亲人的脸,记不住语言,正确的行为方式,而且忘记得越来越快。
很可怕吧?但这确实就是阿尔兹海默病患者正在经历的世界。阿尔兹海默病,也就是俗称的老年痴呆症是不可治愈的,现有医学只能延缓它的发展,让病人的大脑萎缩地慢一点,让他们不至于太快忘了自己记得的一切。迟一点忘了怎么吃饭,迟一点忘了亲人的样子,迟一点大小便失禁。迟一点,再迟一点。
即使这样,依然有71%的患者,在病情恶化到大小便失禁后会在1-2年内死亡,甚至高于许多癌症。从轻微到中度,再到重度,每个阶段持续2-3年,这个过程几乎不可逆,阿尔兹海默病又被美国人称为最令人绝望的10种疾病之一。
而且比起癌症患者的遭受身体折磨,阿尔兹海默患者还要遭受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可以说,患病者需要的关怀一点都不比癌症患者少。然而在中国却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
至少还很少有人认为这是绝症,体谅他们看似荒诞实则痛苦不堪的行为。给予他们临终前充足的关怀。
认知困难,记不住东西
阿尔兹海默患者的轨迹都差不多,基本上都是先从记不清东西开始,如果这时对他们进行详细的神经心理学检查,会发现多半有轻微的认知困难。记不住事情,也难以接受新资讯。
比如昨天刚强调过的事情,今天就忘记了。昨天刚教过怎么使用电视遥控器,今天就又对着遥控器一筹莫展。很多病人家属在教了几天之后便懊恼地放弃,或者用粗暴的方式指责老人太笨了。这毫无意义,只会让老人自责,然后在努力搜索一番记忆之海无果后陷入更深的痛苦中。
就像和抑郁病患者说“想开点”毫无用处以外,指责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记事情太不用心也没有意义。因为这些都是生理病变,很难靠人的意志克服。如果不是真的得病了,永远无法体会那究竟有多无助。
他们需要的是耐心的关怀,而不是指责。就像当年你牙牙学语记不住爸爸妈妈怎么说的时候,他们也会耐心地一遍遍教你一样。
表达困难,而且越来越困难
与认知困难相对应的,还有越来越明显的表达困难。明明心里知道那个意思,但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叫。因为逐渐忘却每个词所对应的意思,往往会词不达意。
比如说对于自己重视喜爱的人,虽然忘了怎么表达,却还记得要用亲密的词语,所以常常会将女儿叫成“妈妈”,把儿子叫成“叔叔”,闹出这样那样的笑话。还有类似把“甜”说成“糖”,把“热”说成火都是一样的道理。
可能当我们在影视作品里看到老年痴呆的行为滑稽地想笑,但如果那就是我们的父亲母亲,张口叫你“爸爸”,只会觉得巨大的悲哀。
你得知道这时你亲人的记忆已经逐渐碎片,他们本身就承受着迷茫和痛苦的双重折磨。不要强行纠正,更不要嘲笑他们。如果真的无法纠正,那将错就错就好。
有的患者会躲在房间里,厕所里嚎啕大哭,一直到精疲力尽。一个7,80岁的老人嚎啕大哭,很难想象这是一种多么剧烈的痛苦与无助。
他们可能忘了你是谁,但他们没有忘记应该爱你
之前看过一个公益广告,一位爸爸得了老年痴呆,认不出儿子的样子。但是当儿子带他去吃饭,他直接用手抓起饺子放进了口袋:“我儿子最爱吃这个了。”说的就是上面这样的表达和认知障碍。
再说一个例子,2013年金华晚报刊登过这样一个故事:
永康第一医院,85岁的胡周询。虽然得了阿尔兹海默病,常常记不得自己是谁,自己要去干嘛。但却一直记挂着相濡以沫60多年的妻子。
老人的妻子胡秀闺16年前因为高血压中风瘫痪在床,一直由老伴儿胡周询照料。胡周询以前身体好的时候,照顾胡秀闺很细心:每天早晨起床做好饭,总是先喂胡秀闺吃;三天两头,他扶着胡秀闺推着轮椅到外面散步……
去年,胡周询患了老年痴呆症,两个女儿一个住在乡下,一个住在城里,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姐妹俩商量着把父母分开照顾。前一天晚上临睡前,胡周询看到房间里的胡秀闺躺在那里休息,他才安心地回自己房间休息。第二天早上醒来,他习惯性地准备给胡秀闺喂早饭,突然发现房间里的“阿闺”不见了。
“妈到城里妹妹家住几天。”大女儿胡丽华说。胡周询听了,一脸失望,不到十分钟,又问,“阿闺呢?”
一个上午,胡周询显得有些焦躁不安,快到中午了,他问大女儿:“阿闺吃过了吗?”
“没亲眼看见我给母亲喂饭,他就不肯吃饭。晚上睡觉,父亲看着身边空空的,立刻意识到母亲没在。无论你如何劝说,他非要出门寻找母亲。没办法,我只能将父亲也送到妹妹家。”
白天,胡周询坐在客厅,每隔三到五分钟就会站起来走到房间,瞧瞧胡秀闺在不在。见到胡秀闺躺在床上他才能安静地待在家里。到饭点了,他就坐到胡秀闺床边,一会儿询问要不要喝水,一会儿问饿不饿。“见母亲吃饱了,他才吃得安心。”
还有得病以后一直要跟着老伴,寸步不离的。还有得病以后一心要给儿子做鞋,觉得儿子没鞋穿会冻到的。也有拼命问人要钱,然后说是用来给孩子买饺子皮用的。很多从那些年代长大的老人,因为贫苦一辈子所以都比较缺少安全感。
但更多时候,他们可能忘了你是谁,但他们没有忘记应该爱你
之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到2020年,全国会有超过2000万受该病之苦的老人。然而国内却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也是一种令人痛苦的绝症,很少有人关注到他们的状况。
甚至认识不少子女,因为懒得照顾老人,就把老人扔给不负责任的保姆,自己闪到一旁。而不少保姆那里会出现打骂,嘲笑老人的情况。甚至还有故意诱导老人叫自己“妈妈”,然后大加嘲笑的情况。更别说还有将患病的孤寡老人一个人丢在老宅子里,不闻不问的子女。
这样只会让老人敏感的内心变得更糟,有的源于子女不孝,更多则源于对阿尔兹海默病症的不了解不重视。如果把老年痴呆换成癌症,家人的重视程度就会完全不同。——这一切都需要更多关注。
以前也关注过阿尔兹海默病症患者,读完这篇文章感触更深了。请大家善待身边的老人,关心与理解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花时间陪伴老人,及早发现老人的病症给予适当的冶疗。善待他们也就是善待未来的自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让我们先从自己做起吧。
你遗忘了整个世界,最后也不会记得我。
但我希望你在最后可以慢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