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  《拥抱是心灵的沟通》

刘墉 《拥抱是心灵的沟通》

2015-08-05    08'55''

主播: 月华时间

55 1

介绍:
中国人有个毛病,小时候抱得太多,大了又抱得太少。今天就来谈谈「抱抱」。孩子需不需要抱?多抱好,还是少抱好? 如果你问我一生看过最感动的画面是什么,我的答案一定是,二十年前太太生产的画面。 那是一个新生命脱离母体,进入这个世界;也是一位母亲经过怀胎十月的辛苦,被撕裂、把另一个生命带到人间的过程。那是婴儿落地的啼哭,母亲阵痛的呼喊,以及生产之后的欢愉,交织在一起的画面。 当时医生把女儿脐带剪断,立刻就交到我手里,娃娃身上都是羊水的黏液,好滑好滑,我紧张地抱着她,感觉一个新生命的颤动,她好像一个红红的小电池,让我的心灵触电。我把娃娃抱到旁边的台子上,护士交给我一管眼药膏,要我为她上,我拨不开娃娃的眼皮,护士喊:「不要怕!你用力拨,她很强壮的,不然也不敢到这个世界来。」接着连洗都没洗,把娃娃用干布擦一擦,就放在我太太的胸口,要她抱着。 我说,这样好吗? 护士说:「当然好!她被妈妈双手抱着,身体贴着妈妈的身体,听到妈妈的心跳,好像在妈妈的肚子里。娃娃最熟悉,最有安全感,会最开心。」 二十年来,我常想起护士的那段话,想女儿被妈妈一抱,就不再哭泣的画面。我发现「抱抱」对孩子而言,真是太重要了! 大概每个有小孩的人家,都会经历娃娃不断要抱抱的阶段。有人认为抱多了不好,孩子会变得太黏,所以宁可让孩子哭,也不抱。有的人则整天把娃娃抱着,抱着走来走去,还得边走边摇,一放下娃娃就哭。 对于抱多抱少,哪个好,真是众说纷纭,但是最少可以知道,婴儿时期常被大人抱,在很有安全感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人格上比较健全,对人也比较亲和。所以有很多心理调查的问卷,会问小时候是吃母乳还是奶瓶?吃母乳有另一层的意思,代表常常被妈妈抱着疼爱。 你注意观察,每个娃娃都很有占有欲,就算你交给娃娃一个奶瓶,要他拿着吸,他也可能一手拿着奶瓶,却伸出另一只手,摸着枕头的尖尖、棉被的尖尖,甚至自己衣领的尖尖。 为什么?因为他要想象自己一边吸着妈妈的一个奶,同时占有妈妈的另一个奶。不但当下有得吃,旁边还有备用的,当然会有安全感。 对于早产儿,如果希望他快快长大,除了放在保温的育儿箱里,还需要大人常常伸手进去抚摸他,有些怎么看都不可能活下来的早产儿,可能就因为不断地被抚摸、加上悉心的哺育,后来长得好极了。 为什么抚摸这么重要?答案也是:「因为要安全感!」 由其它小动物的身上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一只母老虎,生下许多小老虎。如果那老虎妈妈常在小虎的身边,喂小老虎吃奶,而且常常舔一舔小宝宝,那些小老虎会长得特别快。相反的,如果老虎妈妈喂完奶就出去了,让小老虎自己躲在窝里,小老虎的发育会慢许多。 因为与生俱来的求生本能,使那些小老虎会尽量减少消耗热量,牠们感觉妈妈不在,可能很久才会回来,自己必须撑下去,等妈妈回来,才能吃到下一餐奶。 这跟老虎妈妈在身边,随时有得吃,可以放心去发育、去长大的情况恰恰相反。 人也一样,有妈妈在身边,就算不是妈妈,娃娃如果能常常被抚摸、被拥抱、被疼爱,也会有安全感,发育得比较好。 但是,各位作爸爸妈妈的,你也别以为娃娃不断要你抱,就一定好。你要知道,如果那娃娃即使没人抱,他也不哭不闹,自己咿咿啊啊地在小床上玩,更表示他是一个天生的快乐小天使。 尤其重要的是,大人要想想,你们家的环境能不能给孩子安全感?会不会常有惊吓的声音?还有,你们家大人说话的感觉够不够温柔、友善?别以为才生下来的小奶娃,一个人躺在那儿,没什么感觉。错了!他不但能听、能看,而且可能有更强的第六感。如果你们夫妻总不高兴、家人总在旁边吵架,那娃娃能有安全感吗? 还有一点,据心理学家研究,如果大人喜怒无常,也会造成孩子动不动就要抱抱,甚至很大了,还这样。 因为他不敢确定你爱不爱他。他需要你用抱抱来表示对他的爱。话说回来,他要你抱抱,因为缺乏安全感。 所以,各位照顾小娃娃的朋友,先为孩子制造一个有安全感的环境,给他一个温馨的氛围,而且常常对娃娃说说话。把他抱起来,让他的耳朵贴着你的胸口,让他听听你的心声吧!小娃娃会因此长得更快,而且建立更健全的人格。 我在节目一开始,说中国人常常小时候抱得很多,大了又抱得太少。各位想想,可不是吗?当孩子大了,他不再抱抱你,你是不是也很少抱抱他了。亲子之间彼此都认为抱抱是肉麻的表现,却忘了这是心灵沟通的最好方法,它能唤起我们儿时的记忆,它能缩短彼此的距离。 甚至我们的老人家,也需要抱抱。他们老了,不再有热力、缺少了安全感,就像小娃娃一样。有时候另一半早离开了这个世界,那老人家几十年,不再有人抱抱,甚至一辈子失去抱抱儿女和被儿女抱抱的机会。 各位爸爸妈妈,当你抱抱自己娃娃的时候,会不会希望将来娃娃长大,还能抱抱你?那么,也回头去抱抱曾经把你抱大的老父老母,或风烛残年的祖父母吧! ——刘墉《世说心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