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二课学重勤勉成在发愤第三单元三年级上册

10第二课学重勤勉成在发愤第三单元三年级上册

2016-11-14    13'11''

主播: 赵晓丹襄阳

150 6

介绍:
第二课 学重勤勉 成在发愤   经典原文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彼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三字经》   词语注释 1目:用作动词,看到。 2仲尼:先秦大思想家孔子,名丘,字仲尼。 3项橐:鲁国神童。相传项橐七岁的时候,孔子曾向他请教。 4赵中令:赵普,小吏出身,读书不多,在宋太祖赵匡胤夺取政权的过程中,他是重要的策划人。宋朝建立后,他担任丞相之官,太祖劝他要多读书,经过努力,学业大有进步。南宋以后,相传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言,标榜自己的政治经验都从《论语》中来。 5鲁论:《鲁论语》。汉代传授《论语》的共三家,不同的老师,不同的版本。今天所读,就是其中之一的《鲁论语》,因传授的老师是鲁国人而得名。 6披:打开。蒲编:蒲草编成的席子。西汉的路温舒,家里很穷,就把文字抄在睡觉用的草席上阅读。 7削竹简:西汉的公孙弘,家穷买不起书,就自己动手制作竹片,把借来的《春秋》抄在上面,一遍遍地阅读。 8头悬梁:东汉的孙敬,为了保证读书的时间和效果,就把头发用绳子系在房梁上,不许自己困倦打瞌睡。 9锥刺股:战国时期,苏秦发愤读书到深夜,每打瞌睡,就用锥子刺痛自己的大腿。 10囊莹:东晋的车胤,家境贫寒,夜间没油点灯,他就抓来许多萤火虫装在纱袋里,借着萤火虫的光来读书。 11映雪:东晋的孙康,家中贫穷,点不起油灯,冬天时,常常在夜里就着雪的反光读书。 12负薪:西汉的朱买臣,砍柴时总要带着书,回来时,就背着柴草,一边走,一边读书。 13挂角:隋朝的李密,小时候是个放牛娃,他把要读的书挂在牛角上带在身边,一边放牛,一边读书。 14:苏老泉:苏轼的父亲苏洵,号老泉,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15:梁灏:北宋人,相传他虽遇失败,仍然读书不懈,到八十二岁,终于考中了状元。 16:魁:魁首,第一名。   原文意译 凡是阅读史书的人,都应该考察书中记载的事实,要通晓古往今来的历史,就像自己亲眼目睹和亲身经历。读书的时候,嘴上要高声朗读,心里也要跟着思考。每天早上就开始读书,每天晚上也是一样。 从前的圣人孔子,曾经向七岁的项橐请教,他是古时候的贤哲之人,却仍然如此地虚心学习。宋朝的中书令赵普,一生都在反复研读《论语》,他是显贵的朝廷重臣,学习上依旧不肯丝毫放松。 西汉人路温舒家里贫穷,就借来《尚书》抄在草席上阅读。还有那公孙弘也很穷困,就削好竹片用来抄写《春秋》。他们是连书都买不起的人,却依然想尽办法发愤苦读。 东汉的孙敬担心自己读书打瞌睡,就用绳子系着头发悬挂在屋梁上。战国人苏秦害怕自己读书会倦怠,就用锥子刺痛大腿来保持清醒。他们并没有老师来督促教导,在学习上却依然那么扎实用功。 东晋的车胤,夏天夜里读书没有灯,就捉来萤火虫装在纱袋里照明。还有那位孙康,冬天夜里没有灯油,就到门外顶着严寒借着雪光苦读。他们的家境贫穷到这个地步,却依然好学不肯停止。 像那西汉的朱买臣,把书带在身边,一边背柴走路,一边拿着书本苦读。像那隋代的李密,把书挂在牛角上,让牛儿吃草,自己读书。他们的身体这样劳累,也还是抓紧学习,不肯松懈。 北宋的苏洵,直到二十七岁才开始发奋读书,就一直后悔自己觉悟太迟。你们这些小孩子,应当趁早想想这件事。那梁灏的年纪更大,八十二岁才在殿试中一举夺魁。梁灏老了还能成功,人们都说是件奇事,你们这些小孩子,更应该趁着年少早早立志用功。   简要评述 儿童时期,是学习知识最宝贵的阶段。孩子的记忆力强,精力充沛,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心,事事都有探索的愿望。因此,无论古今中外,凡讲教育者,没有不重视孩童的。可是,孩子幼稚好动,兴趣广泛,耐性不足,这又是教育家时时提醒人们要切实注意之处。那么,引导孩子热爱学习,是儿童教育的一个方面,而如何启发孩子努力地学习,懂得持之以恒的道理,就是儿童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们对此,都要有足够的重视,要投入充分的精力。 《三字经》中的这段文字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思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在孩子的心中。这段文字从读历史、长见识引入,把一连串的古代名人刻苦学习的故事浓缩到简练的语言中,讲述他们是如何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而刻苦学习的。告诉我们,无论是家境的贫寒,还是处境的艰苦,也无论是显贵之时,还是耽误之后,只要不放弃,只要肯努力,付出一定会有成果,坚持一定会胜利。   相关故事 孔子师项橐 孔子乘着马车出行,经过路口,看到一些小孩在那里做游戏。他们用水和泥筑成墙,四面再开门,正在建造一座城池。其中有个小孩叫项橐,长得眉清目秀,站在“城池”的中央,正指挥着其他孩子运土的运土,和泥的和泥。可是这城墙挡住了车路,孔子就从车窗里探出头来,对项橐说:“孩子,你怎么不给车让路呢?”那孩子眨了眨眼睛,认真地回答说:“从古到今,只听说马车避开城墙,没听说城墙给马车让路的。”孔子欣赏他言之有理,就告诉车夫绕道而行。 这天,孔子又遇到了项橐。项橐见是那位主动绕道的先生,就上前来打招呼,说:“我听说先生您很有学问,想请教几个问题。”孔子说:“你问吧!”项橐行了个礼,说:“请问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没想到是这些奇怪的问题,一时竟被难住了,不知如何回答。这时的项橐就笑着说:“还是我来告诉您吧!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孔子很赞赏这孩子的敏捷,感叹地说:“真是后生可畏啊!老夫愿拜你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