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孝亲敬祖
本单元共四课。主要择取了古代典籍中关于孝德方面的相关论述,表达了古人如下的思想:
第一,孝是天下公理,万物之则,所以人生天地间,首当尽孝,这是天经地义的。
第二,孝乃本务,为教之本、治国之本。孝德是做人最基本的德行,也是各种道德的根本,因此也是道德教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以孝亲齐家,以忠孝治国。
第三,孝有许多内涵,所谓“不孝有三”等等,对这些要批判地对待。关于孝子的行为,儒家提出:要慎终追远、孝亲尊祖,要尽心奉养,更要和颜悦色,从义而后孝更是儒家孝道的闪光点。
通过本单元经典原文的诵读,有助于树立同学们的孝敬之心,以端正自己对待父母、长辈应有的态度和行为。
第一课
孝为公理
1.1
经典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词语注释
1有子:孔子的弟子,姓有,名若。
2孝弟: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中的两种美德。孝,主要指子女对待父母、长辈应有的正确态度,其核心为尽心敬养。弟,通“悌(ti)”,主要指弟弟对兄长应有的正确态度,其核心为顺从尊敬。
3犯上:冒犯长上。犯,冒犯、抵触。上,指地位、身份比自己高的人,例如父兄、君师等。
4鲜:稀少。
5未之有也:本句是古文中的“宾语前置”的倒装句法,即“未有之也”,意思是没有这种情况。
6务本:指专心致力于孝悌。务,专心致力于某事。本,根本、基础,此处指孝悌。
7本立而道生: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得以形成了。立,树立、挺立。道,人道,儒家称为仁道。生,生成、产生。
8为仁之本与:是仁的根本。“为”可以解释为判断动词“是”。“仁”是孔子学说中的核心道德观念。与,通“欤”,语气助词,《论语》中“欤”皆作“与”。
原文意译
有子说:“孝敬父母,顺从兄长,却又常常顶撞长上,这种人是很少见的;不喜欢冒犯长上,却喜欢造fan作乱的人,则从来没有过。君子为政要致力于抓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得以形成了。孝悌就是实行仁的根本啊!”
简要析评
有子把孝悌的地位看得极为崇高,认为一个人如果行为孝悌,就不至于犯上作乱。这样推演开去,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孝悌就是国家太平的基础。有子的看法体现了儒家将孝悌作为传统人伦关系最基本原则的思想。中国古代的孝德,经过儒家演绎,形成了几千年来中华民zu崇祖孝亲的优秀传统。在今天,尽管孝的内涵有所改变,但其基本精神仍然是我们应该奉行的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