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字了得
原创 2017-10-23 冯春明 春明散文
昨天上午,按照孝文化协会的统一安排,我与几位同事前往大庄、砖埠等乡镇探望百岁老人。中午,我们在砖埠镇的一家饭店吃饭,其间,得知这家饭店是县城“小胡同”饭店的一个分店。
“小胡同”饭店,是我印象中最理想的一家饭店。
现在和前些年不一样了,过去工资低,亲戚朋友来家,只能在家炒点菜,凑合着吃点,但是饭局结束后,刷盆子、刷碗,打扫卫生,忙得不可开交。这些年好了,月工资五六千元,亲戚朋友来,也知道省劲、讲排场了,另外,再加上朋友有时请客,如是,每月总免不了上几次饭店。
在我去的饭店当中,有些去吃个三次两次的以后,说不清为什么,就不想再去了。唯独这个“小胡同”饭店,去了一次,下次还想去。和朋友们说起来,大家也是这样认为的。
这次,在砖埠吃午饭时,“小胡同”的女老板石磊恰巧在这里,我就问她:“小胡同”饭店有何绝招?谁想她指着我身边的信和面粉加工厂的李总说:因为我们用她的面粉呀。闻听此言,我和在座的几位一愣,认为她在开玩笑。但看她那认真的样子,又不像开玩笑。猛然间我明白了,石磊的话其实是很有道理的:信和面粉加工厂,是一家人所共知的“面粉质量信得过单位”,又是一个部队军需定点加工生产厂家。多年来,尽管“信和”面粉价位略高于市场价,但是大家还是喜欢买“信和”面粉的。反观一个饭店,在采购原料时,只要有着严把质量关的意识,购买质量好的蔬菜、鱼肉、食用油、佐料和面粉,它的饭菜质量自然是出不了问题的。
“小胡同”饭店的菜,其实花样并不多,烧鸡、冷肉、熏猪蹄、豆沫菜……这些菜谱,多年来一直有,而且从未改变过做法,但它却让大家百吃不厌。同行的伙伴们说:看来“小胡同”饭店的质量,在于一个“真”字呀!是的,为什么有的饭店,刚开业时还好,但是过不了多长时间,就门前冷落了呢?很明显,除了不可抗拒的因素之外,关键就缺少个“真”字。当然,厨师的手艺也很重要,但是“巧妇难做无米之炊”的。
说起这个“真”字,其实简单,只要不去造假,也就“真”了。但有的人却惧怕这个“真”字,这就涉及一个人的道德价值问题了。而“道德价值”必须出于主体的自觉和人文精神的觉醒。这种“自觉”和“觉醒”源自一个“善”字。
究竟什么是“善”?许多欧美学者认为:善是不能定义的。但在中国一谈到善,大家自然想到“孝、悌、忠、信”。而“孝、悌、忠、信”这四种“善”,在于“一人与他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因而孔子论“善”时,是以“人与人之间为范畴的”,这个“善”字,就在人与人的互动之中。显然“孝、悌、忠、信”中的“信”,在饭店的店主与客人之间,自然也需要一个“善”字去实现。
另外,就“善”而言,人只要做到真诚,就会激发内心向善的力量的,而且这种力量是源源不绝的。因而人能否做到“真诚”十分重要,而“真诚”的关键就取决于“真”。我想,石磊今天的回答,恰恰就送给了我们一个“真”字。
古人云:酒香不怕巷子深。“小胡同”饭店这个地方,在县城村居的里面,以前连块牌子都没有,但是这么多年来,却一直开的红红火火,一个“真”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