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谋而成 《论语》第47天(总260天)
同声相应。《诗经·大雅·卷阿》中有这样一段话:“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凤凰在那儿“因其鸣矣”,是为了“求其友声”。当发出自己声音的时候,有相同信念的人,虽然不知道在世界上的哪个地方,也会“同声相应”,作出回应。读经典便是同声相应。
教、学,一也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什么叫“束脩”?有人认为,“束脩”就是十条干肉,是孔子收学生时要交的学费。大家想想,孔子弟子三千,每个人来的时候都送腊肉十条,那岂不是房内房外、门户之间处处挂满了干肉,到处都飘着肉腥之气?哪里还有馥郁书香、声声礼乐?所以,“束脩”更为适合的说法是古代男子十五岁束发修饰。古时王侯子弟以及庶人之俊秀十五岁开始入大学,上的是“大学之道”。孔子教的正是大学,十五岁以上,只要愿意学,没有不给予教诲的。
为什么十五岁要进行束发修饰?《孝经》中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古时重孝,人在小时候披头散发,十五岁的时候才把头发束起来。小学教“洒扫应对进退”,十五岁时已经具备价值判断的能力了,就开始教诗书礼乐。
举一反三。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是“心求通而未得”,“悱”是“口欲言而未能”。不到愤与悱时,不去开导、启发。古代的私塾先生看似让小孩摇头晃脑地背,不讲。其实,并不是不讲,而是要到什么时候“启”,什么时候“发”。只有“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内心学习的渴望十分强烈,通过迷雾的欲望十分强烈时,才多讲一点。
这种相互促进的力量是真正的、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只有学习动力非常地强烈,才有可能举一反三!不能举一反三,就不教了。先有学习的动力,再掌握学习的方法。今天有很多人说读经典不需要讲,大了自然明白,讲错了就不好了。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是把不需要讲当做自己不学的借口。
涵养中气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临丧而哀,这正是孔子修养的表现。人家有丧事,正是伤悲的时候,体会到他人内心的感受也感到悲伤,这是理解,是同情,是孔子的品质。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孔子一日之内哭,则不再唱歌。《中庸》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什么叫“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就是养自己的一团中气。中气越来越厚的时候,就越来越能驾驭喜怒哀乐,而不是被喜怒哀乐所驾驭。中气来源于生活的修行。如“黎明即起·读圣贤书”这种生活方式,即是滋养抚育心中那一团中和之气。如果没有正的生活方式,那一团中和之气是没有根基的。
当有喜怒哀乐时,要用中节、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哭”、“不歌”,而不是憋屈着,不是肆无忌惮、随便发作。所以,这一章与上面一章合起来告诉人们,为人要中正平和、不偏不倚。
好谋而成
好谋而成。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孔子对颜回说:“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只有我和你能做到。”子路听了,就不服气了。子路是什么样的人?《孔子家语》有一篇《致思》,开头就是孔子和弟子们在农山言志。到子路讲的时候,一出场就不一样,是“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旍旗缤纷,下蟠于地”。
钟鼓之声震天,旗帜飞扬,气如长虹,威风凛凛。这就是子路的气象,和他的性格、禀赋、习惯、素养等很多方面都是一致的。所以子路会说:“要是带军打仗,你和谁同行?”也就是说,你还不是要我子路来保护你!可是,孔子听了这样一句话,却说:“徒手打虎,徒步过河,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一起的。”
徒手打虎,徒步过河,能显示勇武,但是被老虎吃了很荣耀吗?只是显示出他的鲁莽无智罢了。孔子要与“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同行。“临事而惧”,为什么要“惧”?因为敬其事而惧。只有“临事而惧”,才能慎终如始,无败事。“临事而惧”,还需要“好谋而成”。天天在那儿害怕,能解决问题吗?当然不能。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临事而惧”、“好谋而成”,需要有一颗诚敬之心,还要讲求科学方法。
从吾所好
从吾所好。“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如果向往的富贵是可以求的,符合道义的,那即使是做执鞭的人,我也愿意去做。”
古代有两种情况执鞭:一种是王公贵族出行时开道的,一种是城门口守门的,这两种情况都是苦累的差事。孔子不怕吃苦,不怕受累。可是不怕吃苦,不怕受累,所渴求的富贵就一定能求得吗?当然不是。所以,孔子说:“如果不可求,不合道义,从吾所好。”天下有三种事:老天的事,别人的事,自己的事。力量要用来把握自己的事,符合道义的事。自己的事都不见得能够完全把握,哪还有什么能力去管老天的事、别人的事?
来世间行走一趟,到底做什么事情才有意义?“从吾所好”,找到生命的立足点,做自己好之、乐之的事情,回到生命的本质上来。生命最本质之处大概就是这四个字了——“从吾所好”。
向上仰望,不要切断和我们祖先的联系。
向下扎根,不要切断和一方水土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