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母亲-鲁迅家书节选(王炜朗读)

致母亲-鲁迅家书节选(王炜朗读)

2020-03-07    08'43''

主播: 阿那亚Aranya官方播客

233 2

介绍:
书信背景:鲁迅少年时代遭遇家境败落,祖父入狱,父亲早逝,作为长子,他很小就与母亲鲁瑞分担家庭的重负。三十多岁守寡的鲁瑞含辛茹苦抚养五个孩子,鲁迅充分感受了生活的艰难和母爱的伟大。根据邻居和家中仆人的回忆,鲁迅在北京时期,下班后总是先到母亲房间里坐一会儿,谈谈天,还常常从外面买回点心给母亲吃。闲谈的时候,母子俩也许会叙及往事,“忆苦思甜”。但现存鲁迅给母亲的信,很少回忆这样的情节,很少感情的表达。从这些书信中,可以读出鲁迅生活的甜酸苦辣。 《鲁迅家书》选读 —— 致母亲 1934年7月12日 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久不得来信了,今日上午,始收到一函,甚慰。但大人牙痛,不知已否全愈,至以为念。牙既作痛,恐怕就要摇动,一摇动,即易于拔去,故男以为俟稍凉似可与一向看惯之牙医生一商量,倘他说可保无痛,则不如拔去,另装全口假牙,不便也不过一二十天,用惯之后,即与真牙无异矣。 说到上海今年之热,真是利害,晴而无雨,已有半月以上,每日虽房内也总有九十一二至九十五六度,半夜以后,亦不过八十七八度,大人睡不着,邻近的小孩,也整夜的叫。但海婴却好的,夜里虽然多醒一两次,而胃口仍开,活泼亦不减,白天仍然满身流汗的忙着玩耍。现于他的饮食衣服,皆加意小心,请释念为要。 害马亦还好;男亦如常,惟生了许多痱子,搽痱子药亦无大效,盖旋好旋生,非秋凉无法可想也。为销夏起见,在喝啤酒;王贤桢小姐的家里又送男杨梅烧一坛,够吃一夏天了。 上海报上,亦说北平大热,今得来函,始知不如报章所传之甚。而此地之炎热,则真是少见,大家都在希望下雨,然直至此刻,天上仍无片云也。 专此布复,恭请 金安。 男树 叩上 广平及海婴同叩 七月十二日 鲁迅随信附上的海婴写给祖母的信 1934年11月28日 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来信并小包两个,均于昨日下午收到。 这许多东西,海婴高兴得很,他奇怪道:娘娘怎么会认识我的呢?老三刚在晚间来寓,即将他的一份交给他了,满载而归,他的孩子们一定很高兴的。 给海婴的外套,此刻刚刚可穿,内衬绒线衣及背心各一件;冬天衬衣一多,即太小,但明年春天还可以穿的。他的身材好像比较的高大,昨天量了一量,足有三尺了,而且是上海旧尺,倘是北京尺,就有三尺三寸。不知道底细的人,都猜他是七岁。 男因发热,躺了七八天,医生也看不出什么毛病,现在好起来了。大约是疲劳之故,和在北京与章士钊闹的时候的病一样的。卖文为活,和别的职业不同,工作的时间总不能每天一定,闲起来整天玩,一忙就夜里也不能多睡觉,而且就是不写的时候,也不免在想想,很容易疲劳的。此后也很想少做点事情,不过已有这样的一个局面,恐怕也不容易收缩,正如既是新台门周家,就必须撑这样的空场面相同。至于广平海婴,都很好,并请勿念。 上海还不见很冷,火炉也未装,大约至少还可以迟半个月。 专此布达,恭请 金安。 男树 叩上 广平海婴随叩 十一月十八日